「ESG及淨零碳排 台灣碳耕隊」戰略新發現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4年5月30日萬國法律事務所所屬《當代法律》雜誌、《台灣法律人》雜誌,於政治大學公企中心,特舉辦「ESG及淨零碳排實踐及展望」研討會,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怡安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誠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萬國法律事務所以上單位協辦。

論壇廣邀各界菁英與會研討,特邀台灣綜合研究院黃輝珍院長與台灣上市櫃協會榮譽理事長蔡榮騰擔任貴賓致詞,此次除專家學者外更邀請,立法院鍾佳濱委員、藍濤亞洲公司黃齊元總裁、中經院王健全院長、開南大學國際企業系金士懿教授、東華大學洄瀾學院蔣念祖教授、資策會科技數位創新主任王自雄、和鼎創投劉弈成總經理、鼎力法律事務所田振慶律師、萬國法律事務所洪志勳律師、怡安保險吳志霖經理,主持人當代法律創辦人黃帥升律師強調,此次研討主要在永續供應鏈和推動綠色時代理念,發現探討多元碳議題,提供國家、企業更多元且具體的減碳方向。

研討中金士懿教授具體提出台灣碳耕隊的思維,引起多元性迴響,台灣在自1959年12月28日我國首批農業技術團在美國政府經費支持下前往越南西貢(現胡志明市),開啟我國参與國際農耕交流之先河。 1961年起,我國透過「先鋒計畫」(Operation Vanguard),派遣農耕隊前往非洲協助農業建設,人數最多時曾高達1,200餘人。 到1962年更擴大組織成為「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擴大執行該計畫。台灣的農業外交歷史久遠,目前是由外交部委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d,縮寫:TaiwanICDF )持續進行。有鑑於國際碳權取得不易,國內自願減排成效正在ESG概念下積極推動企業自主,有多種碳源需求,依據台大陳開憲教授實體開發VCS森林碳會成功經驗,與金士懿教授共同提出碳耕隊理念或許是個可以討論的方向。

金士懿教授表示,台灣藉由以往農耕隊豐富開發經驗,可建立符合現今國際碳權開發需求的碳耕隊,除了增加國家自主宣告NDC的減碳來源需求,更可透過NGO或NPO角度強化外交邦誼,建立企業參與國家碳耕隊的機制,爭取國外取得碳權,透過開發碳權並可協助當地建立生質能系統獲得綠電,讓我國可以獲得多方碳資源,提供企業碳中和活絡碳金融,未來更爭取在聯合國氣候峰會UNFCCC中,發表台灣對於國際環境的重大貢獻。

藉由國際碳議題相關法規的依據,以及國內減碳立法與國際接軌之需求,國內目前已有專家學者、企業先進,積極籌備在立法機構推動法規增修的努力,強化健全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完善,協助企業因應碳焦慮,更呼應國際雙軸轉型,有效運用AI演算與區塊鏈技術,定位企業碳盤查後的數據不可被竄改的優位性,強化碳金融的重要依據,積極邁向碳中和,由國家帶領、法規遵循、企業永續共同為環境而努力。

目前歐洲甚至美國的碳邊境調整法案陸續推出,對台灣的直接衝擊已經不斷提高。不過未來若範圍擴大,仍將對我國際貿易造成一定的影響。臺灣企業應透過AI智慧製造與減碳持續創新,並根據國際標準進行碳盤查與碳管理,強化台灣國際碳戰略警覺性,以應對未來之挑戰。會議在各方專家學者、企業先進個各種創新思維下獲得線上與線下的精采討論,台灣在面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積極推動中,貢獻對ESG與淨零碳排的實踐及展望。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台灣50大富豪出爐!林百里首登上寶座、郭台銘升第三 黃仁勳躍華人第一
獨/傳僧團在加拿大狂買地蓋道場傳面積達「1/4個台北市」 福智回應了
黃仁勳證實將去開球!他4讚台灣「令人驕傲」 科技群英宴14巨頭名單曝
每個人都有價碼!統神喊話SWAG「給上億就下海」:拒絕男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