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推基礎建設計畫抗中 開啟疫情後建設新格局

以美國為首的七大工業國組織(G7)日前提出全球性的基礎建設計畫,以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專家認為,這項計畫可望為開發中國家的疫情後建設,提供一個中國以外的選項。

「重建更好世界」計劃 取代一帶一路

G7峰會日前宣布推出名為「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簡稱B3W)計畫,準備在未來幾年,對中低收入國家大舉投資基礎建設。美國白宮表示,這個由主要民主國家主導、價值驅動、高標準及透明的夥伴關係,將協助縮小發展中世界因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而加劇的40兆美元基礎建設需求。

儘管國際民間組織對G7的基建計畫持正面態度,但也關注這項宣示能否轉化為具體的作為。美國之音(VOA)引述基督教人道救援組織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的政府關係主任博斯(Lisa Bos)的說法:「我們所展現出的領導力,是一個非常正面的一步,但現在,我們會在達成成果及目標上展現領導力,並讓這些目標真正具有意義嗎?」

博斯認為當前的情況,疫情已經讓注意力聚焦在世界的相互聯繫,以及強而有力機構的價值,而現在是一個振興及重新活化更多發展中國家的機會,協助他們建立一個更安全、更有保障、更繁榮、更健康的世界。

不走傳統基建路線 B3W聚焦疫情後關鍵領域
儘管拜登及G7都強調中國帶來的挑戰,但白宮也在聲明中強調,B3W計畫將聚焦在氣候變遷、衛生及衛生安全、數位科技及性別公平與平等等領域上。專家指出,這些領域並不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有直接的競爭關係。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絕大多數都聚焦於大規模的傳統基礎建設投資,像是港口、高速公路、機場、水壩等。

人道組織對抗飢餓行動(Action Against Hunger)副主任布朗(Michelle Brown)則認為,B3W聚焦的領域很重要,而且彼此息息相關。布朗指出:「疫情已經顯示出在衛生及衛生安全關鍵基礎建設的缺乏投資,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缺乏基本的服務,都加劇了疫情對富國及窮國的影響。社會、經濟、性別不平等,也進一步加深了疫情的負面衝擊。」而多數未發開國家面臨的氣候變遷問題,及缺乏數位基礎建設,只會讓疫情造成的傷口更加惡化。

一帶一路弊大於利 成B3W發揮空間

中國從2013年開始推動的一帶一路計畫,藉由投資部署基礎建設,發展中國與亞歐非各地區之間的海路連結。但8年時間過去,對一帶一路計畫缺乏透明性、不合理的契約、違反人權與環境破壞的指控層出不窮。

審查過上百件投資計畫及其影響的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曾經指出,美國及計畫接受國所提出一帶一路在執行上的風險,遠遠超過其帶來的利益。

法新社報導舉例,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在印尼蘇門答臘建設的一座水力發電廠,就被批評破壞當地的雨林及生態,當地也是全球最稀有的大猩猩塔巴努里猩猩(​Tapanuli orangutan)的棲息地所在。此外,西方國家也指控北京鼓勵發展中經濟體,擔負了無法承受的債務,而那些華而不實的計畫也不一定都能符合功利原則。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中國問題學者普拉薩(Eswar Prasad)因此表示,一帶一路計畫無法實現原先的許多承諾,引發多個國家的反彈,這為B3W創造了發揮空間。

B3W需具可持續性 爭取疫情後全球領袖地位

不過,專家也指出,美國主導的B3W計畫並非毫無挑戰,一旦它無法真正滿足發展中國家的需求,這些國家就會尋求其他解決方案,而中國依然是選項之一。

美洲國家協會和美洲理事會(Americas Society and Council of the Americas)副總裁方斯沃斯(Eric Farnsworth)也認為,B3W要能成功,需要所有國家共同參與及持續努力,方斯沃斯說:「你可以做出宣示,但關鍵不只是後續行動,而是有意義、可持續的後續行動,它才不會是一次性行動,而是一個真正的優先事項。」他認為要讓人們覺得這是一項可以依賴的計畫,在簽訂協議後,可以持續運作三、五年。

不過,方斯沃斯也認為,B3W至少有機會能夠再次重申,民主國家是這些發展中國家未來的最佳選項。而在世界各國正準備從COVID-19疫情中復甦之際,拜登及其他領袖能否將這項計畫轉換成一種戰略性利益,在不同地區取得全球領袖地位,而不是只讓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重振旗鼓,將是接下來的國際關注重點。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G7重視台海和平 田弘茂:台灣安全議題國際化
拜登「整隊」抗中 但歐洲恐另有盤算
美駐聯大使批中拿疫苗要脅他國 施壓台友邦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