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n Mobility進軍全球汽車市場 Lean3小型電動車2025首發上市

儘管Citroen國內總代理寶嘉聯合所導入且定義為「四輪機車」的Ami微型電動代步車,因法規問題而無法認證領牌上市,但這部由Lean Mobility公司所打造的Lean3小型三輪電動車,卻已經進入最後量產階段,並將以台灣為首發市場,預計2025年正式推出上市。

由日本愛知縣的Lean Mobility株式会社以及台灣的極智移動股份有限公司所組成的Lean Mobility公司,在獲得台灣汽車相關企業(冠和投資、鴻裕投資開發、東立物流)投入總計28億日圓資金後,日前由CEO谷中壯弘(Akihiro Yanaka)對外宣布,首款研發打造的城市小型三輪電動車Lean3已邁入最終量產階段,且預計在2025年中於台灣首發上市,之後整個產品生產規劃也將擴展推進至日本與歐洲市場,預計在5年之內生產超過5萬輛車款。

Lean Mobility公司由日本愛知縣的Lean Mobility株式会社以及台灣的極智移動股份有限公司所共同組成。
Lean Mobility公司由日本愛知縣的Lean Mobility株式会社以及台灣的極智移動股份有限公司所共同組成。

i-Road設計概念轉化為Lean3

在綜合評估二輪機車的安全性與舒適度以及汽車的尺寸與機動性已無法滿足整個市場的使用需求之後,Lean Mobility預估潛在的城市交通工具需求仍可達數百萬輛之多,看準此市場利基,因此與台灣企業合資成立Lean Mobility公司,致力於微型移動交通工具的產品開發、量產與市場佈局,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時達到進軍全球汽車市場的規模。

Lean Mobility CEO谷中壯弘將Toyota i-Road整個設計概念轉化為Lean3城市小型三輪電動車。
Lean Mobility CEO谷中壯弘將Toyota i-Road整個設計概念轉化為Lean3城市小型三輪電動車。

其實Lean Mobility CEO谷中壯弘就是Toyota i-Road的總工程師,在i-Road專案最終未能量產實現而結束之後,谷中壯弘將i-Road整個設計概念轉化為Lean3,因此這兩款車型的研發理念與訴求,皆是為了要能夠有效解決高度都會化下的城市交通壅塞問題,因此採用介於汽車與機車之間的設計,將車體打造僅有傳統房車1/3的體型,同時運用前二、後一的三輪配置以及封閉式座艙概念(提供單座與前後雙座),讓Lean3同時具備有機車的機動便利性以及汽車的舒適度與安全性。

Lean3採前二、後一的三輪配置,目前已進入最後量產階段,預計在2025年中於台灣首發上市。
Lean3採前二、後一的三輪配置,目前已進入最後量產階段,預計在2025年中於台灣首發上市。

雙座設計、體型汽車1/3大小

身形約為傳統汽車1/3大小的Lean3,車身長/寬/高及軸距分別為2470/970/1570mm與1800mm,迴轉半徑僅有3.6m,而防風防雨的車艙內也採用如一般汽車有方向盤、Push Start按鈕、空調系統、R/N/D檔位按鍵與行車資訊顯示螢幕等設計,可容納兩名乘客的雙座車型,其後座還能可容納符合ISO標準的兒童安全座椅。動力部分搭載8.1kWh容量的磷酸鐵鋰電池以及後軸電動馬達,擁有80km/h的極速表現,最高續航里程約為100km。充電方面,目前Lean3僅支援AC交流電充電,使用100V電源約需7小時充飽電,200V電源的話可縮短至5小時完成充電。

身形約為傳統汽車1/3大小的Lean3,不僅市區停車方便,一般傳統停車格更可同時停放兩部Lean3。
身形約為傳統汽車1/3大小的Lean3,不僅市區停車方便,一般傳統停車格更可同時停放兩部Lean3。
可遮風避雨的車艙內也採用如一般汽車具備方向盤、R/N/D檔位按鍵、空調系統與行車資訊顯示螢幕等設計。
可遮風避雨的車艙內也採用如一般汽車具備方向盤、R/N/D檔位按鍵、空調系統與行車資訊顯示螢幕等設計。
搭載8.1kWh容量的磷酸鐵鋰電池及後軸電動馬達設定,以AC交流電充電,100V/200V電源分別約需7/5小時充飽電。
搭載8.1kWh容量的磷酸鐵鋰電池及後軸電動馬達設定,以AC交流電充電,100V/200V電源分別約需7/5小時充飽電。

另外,Lean3還導入了先進的Active Lean System主動式車身傾角控制系統,

利用G-gyro sensors感應器不斷偵測車輛當下的姿態、速度以及轉向角度等,主動控制前軸左右輪懸吊,使車輛的傾斜角度保持在最佳控制狀態,讓過彎更穩且能像機車一般「壓車」過彎。

搭載的Active Lean System主動式車身傾角控制系統,可偵測車輛姿態、速度以及轉向角度等,主動控制左右輪懸吊讓其傾斜角度保持在最佳狀態,讓過彎更安穩。
搭載的Active Lean System主動式車身傾角控制系統,可偵測車輛姿態、速度以及轉向角度等,主動控制左右輪懸吊讓其傾斜角度保持在最佳狀態,讓過彎更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