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樂高齡/MIT智慧輪椅大廠康揚 熱銷全球45國

智慧樂高齡/MIT智慧輪椅大廠康揚 熱銷全球45國

前言:高齡浪潮襲捲全球,是危機,也是轉機。這不是一個世代能解決的問題,而是整個跨世代的新課題。《康健》推出「智慧樂高齡、共創大未來」系列報導,發掘國內、外創新服務模式,滿足高齡新需求。這些先驅者,他們不僅開創新商機,也打造了有品質、有尊嚴的高齡生活。 嘉義民雄鄉的平曠田疇中,康揚企業廠房裡,輪椅測試正在轟隆隆進行。 一台機械將裝載120公斤重物的輪椅吊高5公分,放開,往下砸,要摔6666次。一台載重物輪椅壓在2個模擬顛簸路面的凸滾輪上,必須「咯登咯登」轉上20萬次才過關。 兩者分別測試輪椅抵抗「坑坎」和「長程移動」的韌性,而這還只是10多項嚴苛檢驗條件中的2項而已。 台灣第一個打入歐盟的專業輪椅廠 康揚是台灣首家以自有品牌打入歐盟的專業輪椅廠,也是自有品牌中的最大廠,現在一年生產十多萬台、上百種車款,行銷全球45國。車款中最輕的一架手推椅全車才重8.5公斤。最高階的一台充一次電可走上40公里(約是從基隆走高速公路到林口的距離),且能將人抬高後,人「立起來」拿櫃頂物品;座椅還能放倒讓人向後躺,避免長時間壓迫臀部長褥瘡,打破台灣人對輪椅「重、難動作、坐起來不舒服」的刻板印象。 康揚不斷研發新車款的背後,是因為和台灣社會相比,先進國家民眾「對生活的看法完全不同」。總經理陳英俊觀察,歐洲的文化氛圍認為,即使手腳不方便、身上帶病,仍然要正常過日子、追求有品質的生活,因此輪椅等輔具變成日用品的一部分,這和台灣老人對生理機能衰退「認命」、覺得老了蝸居在家很正常……等生活觀念形成強烈對比。而既然輪椅天天要用,帶著它出門購物、旅行、遊玩,也因此,歐盟的品質要求堪稱世界最嚴。 其實,陳英俊早先是一家鐵製輪椅廠的廠長,一架輪椅沉甸甸20幾公斤,有賺錢,唯獨陳廠長覺得應該趁賺錢之際,開發下一世代的鋁合金輕輪椅,他和管理階層意見不同,跳出去自行創業。 開發期間挫折不斷,因為當時只能找到鋁門窗業者來開發輪椅骨架,打掉重練常發生,員工一度只剩3人,好不容易終於與協力廠商打造出新品在台灣上市了,是亞洲第二間做出的公司,只輸一家日本廠,卻沒什麼人要買,因為價格是鐵製輪椅的二三倍之多。 他轉往日本與歐洲找市場,卻一頭撞上1990年代先進國對「Made in Taiwan」的輕視和超高產品標準,碰個頭破血流。最撞擊他的是,「我們根本是井底之蛙!產品力不如人,(先進國家)大廠進步太快,」陳英俊說,歐洲國家人重視輪椅為日常用品,出入都要它,生活態度驅動需求,所以要求兼顧輕巧和強度、又必須轉動進退靈活,十分考究製造技術。尤其歐陸各國老得比其他美洲、亞洲地區更快,形塑一場無止境的激烈對抗賽。 為了跟上歐盟的要求,康揚埋頭研發技術,嚴守人家對品質的規格,願意在廠裡轟隆隆做產品測試。20多年過去了,終於立足歐盟在內的全球45個國家。 圖/康健雜誌提供 輪椅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現在,康揚將研發中心和高階產品線留在台灣,會議室裡的研發人群一眼看去,宛如個小型聯合國。陳英俊每年都要帶隊去歐洲參加多場國際輔具展售會,要求團隊跟上最新進展。 但陳英俊並非一味追求「新穎」,他一語道破:「輪椅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每個人身體機能大不相同,例如一般人坐一段時間後,因壓力集中在尾椎和坐骨,會不舒服而下意識挪動臀部,但有些病人無法自己移動,容易壓出褥瘡;又例如每天坐在輪椅上多少時間、是短期或長期使用,都會直接影響選擇。康揚已根據過去收集的客戶資料,透過數據分析建立一套問答工具,上網回答幾個簡短問題即可協助選出最合適的輪椅,這套系統已行之有年,今年年底前也即將換上更新的2.0版本。 從小廠做到台灣輔具業龍頭,得力於陳英俊率團隊投入開拓世界市場版圖的大量心血,對內則陸續設立14家輪椅維修中心覆蓋全台灣,穩固本土市場,更關鍵的是緊緊抓住初心的韌性。「以人為本,豐富每一位行動不便朋友的生活,」陳英俊表明內心信念和願景。康揚勇闖銀髮經濟的事業,以及打出自有品牌的故事,是所有台灣想要往這塊市場移動的人的標竿。 文章提供:康健雜誌 【康健雜誌x民報】 「Vision 2025 智慧樂高齡、共創大未來」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