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胰臟癌治療新契機!58歲患者積極化療 爭取7年存活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立宗(左)與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葉大森(右)在「世界胰臟癌日」鼓勵患者積極治療。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盛雯 / 台北報導
胰臟癌雖然在癌症裡發生率並非最高,但易轉移特性所導致的高死亡率,大幅影響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暨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大森表示,胰臟癌好發於50-60歲的中年族群,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直至晚期有背痛、上腹痛等症狀,種種情況都導致許多患者診斷時間較晚。但隨著醫療進步,胰臟癌第四期患者李先生,原先預估僅有半年的存活期,沒想到持續地接受化療後,生命延長至今第7年。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表示,過往胰臟癌的診斷死亡率是95%,但近年來化學治療有所進展,及多科團隊治療之引入,即使是「癌王」也一樣有被消滅的機會,目前多數國內核准的治療方式皆獲得健保給付,讓患者面臨治療抉擇時,不需過度憂慮經濟問題。
胰臟癌因惡化程度高加上高度轉移的特性,多以全身性的療法為主,耳熟能詳的包含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陳立宗理事長提到,在胰臟癌治療上,化學治療目前是唯一有效的。
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教授分享,現年58歲的李先生,於7年前確診為胰臟癌第四期,且轉移至腹腔與肝臟,原先醫療團隊預估最多僅有半年的存活期,沒想到在持續地接受化學治療後,時間一轉眼過了7年,當時讀高中的孩子也研究所畢業、生兒育女,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為自己爭取了更多與親人相伴的時光。
陳立宗說明,在台灣轉移性胰臟癌的病人的中位存活期大約10至12個月,局部晚期的患者則有可能透過治療延緩復發,將生命延長至一年半甚至兩年,雖然早期診斷的機會不高,但化療能夠明顯改善癌症症狀、近年藥物副作用的狀況也減少許多,病患的生活品質能夠有相對應的提升,鼓勵患者應積極接受正規治療。
陳立宗再次呼籲,務必要尋求正規的治療,而非選擇逃避。在未來,也期盼能為胰臟癌患者爭取更多的醫療資源,讓良好的用藥能讓更多患者使用。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創源生技雙病毒藥物檢測 訊聯董事長蔡政憲:細胞治療迎再生醫學時代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