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股交易有價格黑洞?他驚見「無條件捨去」陷阱 交易所解答了

近幾年台股成交量大舉放大,也吸引不少小資族進場操作股票,並使用零股交易。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方便小資族操作的盤中零股系統,竟然會讓零股賣方在賣股時收回比實際成交價格更少的金額,形成讓投資人白白損失的「價格黑洞」,相關話題也在PTT掀起熱烈討論。

網友A在PTT以「零股成交價錢計算,我被系統a錢了?」為題發文。內文提到他有一次掛單100股在價位9.9元的成交價賣出力鵬,未扣除手續費前成交價金理應是990元,最後成交價前金卻顯示為900元,中間有90元的價差憑空消失。

網友A賣出持股後,成交價金短缺90元。(圖/翻攝自PTT)
網友A賣出持股後,成交價金短缺90元。(圖/翻攝自PTT)

也有網友B以69.8元賣出500股持股,理應成交價金為34900元,在扣除手續費49元、交易稅103元後,應該要實拿34748元。不過最後他但帳上淨收復交割金額,卻僅有34348元,中間有400元價差憑空消失。

網友B賣出持股後,成交價金短缺400元。(圖/翻攝自PTT)
網友B賣出持股後,成交價金短缺400元。(圖/翻攝自PTT)

後來網友B經過研究發現,券商執行盤中零股交易時,不足1元的價差會採取無條件捨去,例如下一筆500股賣單掛在69.8元,買方若以69.8元1股500筆成交,則買方一股成交價為69.8元,小數點0.8元會無條件捨去後便成為69元,導致價差憑空消失。

而發現這個不合理的現象後,他也致電金管會詢問,但金管會卻提到這屬於交易細項,應該與交易所聯絡。交易所則隨後告知「法規無特別訂定零股價金計算方式,由各證券商自行訂定」,顯示成交價黑洞問題仍無解。

網友B奉勸廣大股友,要看清楚零股價金的計算方式。(圖/翻攝自PTT)
網友B奉勸廣大股友,要看清楚零股價金的計算方式。(圖/翻攝自PTT)

儘管因為買家有最低手續費1元的限制,沒辦法從中獲利,不過若是自營商、機構法人能取得優勢交易成本,則其中將可能有價差套利空間。

不少網友看到後,也在討論串下方留言:「現在常有這麼多1股買幾百次的狀況,或許是某些程式看到這種狀況來下單了吧」、「那只能整數賣了,不然很容易被搞」、「賣的時候才需要,買的時候不一定要掛整數」。

也有網友抱怨:「這交易系統的漏洞也太大了吧」、「券商放任這種漏洞,不是圖利是什麼」、「應該去檢舉。券商自營不用手續費,成本低」。

(封面示意圖/Pexels)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打房迴力鏢再現 貸3戶以上小心中標

鴻海代工電動車「PEAR」預購價僅84萬 外媒驚呼1字

玫瑰花「一把1600元」 業者驚呆:40年來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