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是什麼?被「創傷」綁架的人生有機會好轉嗎?醫師來解答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常在地震、火災等各大災害發生後,成為社群媒體熱門的關鍵字。也許對一般人而言,這只是個醫學名詞;但夜夜惡夢纏身、不斷有重返創傷的錯覺、失去片段記憶⋯都是PTSD患者們經歷的日常。究竟PTSD是什麼?PTSD發作症狀有哪些?PTSD有自我測試量表嗎?Yahoo奇摩顧健康採訪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精神科醫師楊緯聖,帶您一起了解。

楊緯聖醫師簡介。(製圖/Yahoo奇摩顧健康)
楊緯聖醫師簡介。(製圖/Yahoo奇摩顧健康)

PTSD是什麼?PTSD發作原因有哪些?

PTSD全稱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中文名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遭逢重大災害或創傷事件後,感受到強烈的痛苦、無助與恐懼,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創傷心理反應。楊緯聖醫師說明,之所以稱為「症候群」,是因為PTSD是個相當複雜的疾病,患者在創傷發生後,可能出現各式各樣一系列的症狀,並非單一的生理或心理症狀可以解釋。

此處所指的創傷,必須有人身安全受威脅、目睹死傷悲劇等情況,像是強震、海嘯、火災、戰爭、發生爆炸等天災人禍,火車、汽車、飛機、船隻等意外事故,遭受攻擊、凌虐、性侵等倖存經驗,以及親近的家人或寵物離世等。因此2021年4月2日太魯閣列車出軌事故、2023年9月22日屏東工廠爆炸案,便都屬於創傷的範疇。楊緯聖醫師補充,PTSD的盛行率約6%~8%,經歷過特定重大創傷事件者中,高達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可能發展為PTSD;換句話說,PTSD並不少見,且可能出現在任何人身上。不過,PTSD患者病識感普遍不高,大多是因身邊親友發現有異狀,才會進一步就醫。

讀者朋友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同樣經歷創傷,有些人會發展成PTSD,有些人卻不會呢?事實上,一個人是否會發展為PTSD,受到許多不同因素的影響。楊緯聖醫師表示,PTSD的發生與否,和先天遺傳基因、個性特質、後天環境有關,尤其在創傷發生前已患有其他心理疾患或遭遇童年逆境(如雙親離世或入獄、同住親屬的虐待或忽略)者,更是罹患PTSD的高風險族群。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自身經歷創傷或僅目睹創傷事件發生,都可能導致PTSD。楊緯聖醫師另提醒,除了災難中的倖存者,不少身處救災第一線的警消人員,在目睹慘絕人寰的災難現場後心理衝擊過大,也可能造成PTSD,不可大意。

PTSD症狀有哪些?何時該看醫生?

PTSD症狀包羅萬象,通常會在創傷發生後浮現,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大核心症狀:

  • 創傷經驗重現:創傷事件過去後,患者會重複出現受創的感受。睡覺時容易做惡夢;清醒時則會陷入回憶裡(外人看起來類似於放空狀態),反覆想起創傷歷程。楊緯聖醫師形容,創傷事件如影隨形,會讓患者有被「綁架」的感覺,彷彿越不願觸碰的記憶,越會反覆地想起,讓患者非常痛苦。

  • 逃避退縮:創傷事件後,患者一般會逃避與事件相關的刺激,避免接觸可能誘發回憶的外界線索,例如地震受災戶在地震過後不敢搭電梯,因為上下起伏可能喚起患者對地震晃動的害怕。楊緯聖醫師另分享,曾有個案騎機車發生車禍後,長時間不敢再騎車,必須搭乘Uber上班,因為一騎上機車就會激起患者的恐懼感。

  • 過度警覺:患者在創傷事件發生後,持續處於緊繃戒備的狀態,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激起恐慌感,使其注意力不集中、易對他人發怒,甚至進一步導致失眠、焦慮。以發生車禍為例,PTSD患者可能變得容易被車子聲音嚇到,或對突發聲響感到不耐煩。

  • 負面情緒:泛指患者會有跟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和負面情緒,可能出現聯想障礙。楊緯聖醫師強調,患者並不會真的「失憶」,而是無法回憶起創傷事件的細節;且對創傷事件的前因後果認知扭曲,可能有支離破碎的記憶片段難以拼湊,因而出現責怪自我或他人的情況。楊緯聖醫師並舉例,因車禍造成PTSD的患者,可能會知道自己發生車禍、知道自己當時要前往何處,但可能忘記肇事車輛從何而來,或是車禍發生當下紅綠燈狀態為何。不過,關於事件的細節資訊,未來有一天有可能會想起來;像在Me too事件中,偶爾會發現部分受害者被指責說法前後矛盾,便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後來才回憶起關鍵的細節片段,這樣的現象可以被理解為疾病病程的一部分,不一定是被害者別有所圖。另外,PTSD患者也會有情緒低潮,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且和他人產生疏離感,彷彿「隔著玻璃罩」,即便共處在同一個環境及氛圍,也感覺憂鬱而難以跟他人同享歡樂。

上述四大核心症狀之外,PTSD患者亦可能伴隨心悸、發抖、胸悶、氣喘、盜汗、頭痛、睡眠障礙等類似焦慮症的生理現象,不僅會導致患者的痛苦,也會大幅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倘若以上症狀明顯造成人際社會功能受損,且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很可能是PTSD;楊緯聖醫師站在鼓勵了解自己並面對困難的角度呼籲,當症狀持續兩周以上,或是自己開始覺得不舒服、身邊親友察覺異狀時,都建議盡快尋求醫師協助。

PTSD如何診斷?

診斷PTSD首先會藉由各種檢驗方式,初步排除患者身體疾病的因素,再由精神科醫師與個案進行詳細的診斷性會談,來評估患者遭遇的創傷、探討相關症狀和功能障礙,透過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及經驗,評判個案是否屬於PTSD。

個案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即可確診為PTSD;若相關症狀是在壓力事件過後六個月以上才出現,則屬於延遲型PTSD。楊緯聖醫師點明,在臨床上偶爾會遇到延遲型PTSD的患者,此時醫師的會談經驗就很重要,醫師們必須透過詳盡地問診,了解個案的生活與過往經歷,也可能需要經過多次會談,才有機會挖掘到個案經歷事發超過六個月以上的壓力事件。

PTSD量表是什麼?

假使不幸經歷創傷事件,你可能想知道,怎麼初步了解自己是否罹患PTSD?楊緯聖醫師提及,可以參考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量表第5版(PCL-5)進行測驗。不過,切記這份量表要在經歷創傷事件後再填寫,在未經歷創傷事件前填寫時不具任何意義。

需要留意的是,儘管民眾能夠利用PCL-5,初步進行創傷壓力症候群自我檢測,但得分結果仍應交由臨床醫師來解釋。而PCL-5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評分:

  • PCL-5總分範圍在0分至80分,加總後可得到「整體症狀嚴重程度」的分數。

  •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所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分為四大症狀,對應到上表:題項1~5屬於B組(侵入)、題項6~7屬於C組(迴避)、題項8~14屬於D組(認知與情緒之負面改變)、題項15~20屬於E組(覺醒與反應改變)。透過組別內各題項的分數和,可初步評斷四大症狀個別的嚴重性評分。

  • 臨時的PTSD診斷,依據DSM-5診斷規則,至少須有1個B組、1個C組、2個D組、2個E組的題項評分為2分(含)以上,才能視為認可的症狀。

  • 初步研究表明,PCL-5切點分數在31~33分之間,代表個案可能患有PTSD;但仍須進行額外研究。由於篩檢對象及目的有所差異,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切點分數,鼓勵使用者在選擇切點分數時,應將這兩個因素納入考慮、謹慎使用。

PTSD治療方式有哪些?有機會根治嗎?

PTSD治療,可分為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兩大類,非藥物治療又可分為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CBT)、EMDR眼動減敏及藝術治療。

  • 藥物治療:楊緯聖醫師坦言,現階段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PTSD,臨床上大多使用各類精神科藥品,像是抗憂鬱劑,來改善PTSD的某些症狀。

  • 支持性心理治療:醫師與心理治療師會傾聽個案的說法,給予正向鼓勵,幫助穩定個案不安的情緒,並且達到改善自我功能和適應技巧的目標。

  • 認知行為治療:由醫師或心理師進行心理衛教,讓患者認知創傷對自己的意義、並且能夠重構創傷造成的負面認知。治療過程中,醫師或心理師會評估患者的特性及可施行的資源,擬定未來可行的治療策略,且會因創傷本身的壓力源不同而有所差別。楊緯聖醫師表示,目前有大量的研究都證實,認知行為治療對於PTSD有顯著改善效果。

  • EMDR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這是一種透過眼睛運動治癒創傷的心理治療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把儲存在情境記憶中的痛苦記憶,調整為想起來不會難過的語意記憶。有研究指出,動眼的過程可以促進個案大腦資訊傳遞與重整,對於重建記憶有一定的幫助。

  • 藝術治療:面對無法開口說話或不願意開口說話的個案,治療師可讓藝術作為溝通的橋梁,透過繪畫、雕塑、黏土、寫字、拼貼、戲劇、音樂、舞蹈等方式,讓個案放下戒心,專心創造。治療師再藉由個案作品提供的蛛絲馬跡,解讀個案心理狀態並給予適當的治療。楊緯聖醫師提到,藝術治療有助於重建個案對創傷事件的理解、增加其韌性,也重建對社會的信任和安全感。

有些民眾可能好奇,究竟PTSD有沒有機會治癒?對此,楊緯聖醫師說道,患者是否能夠痊癒,需視創傷的形式及個案情況而定。研究顯示,有三成的個案在接受治療後,可以復原到幾乎沒有症狀;另有三成個案在接受治療後,能獲得顯著改善,雖有殘存症狀,但已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其餘個案可能持續有嚴重症狀或是惡化。但楊緯聖醫師直言,無論如何,就醫診治都是有益的,個案經藥物控制身體的不適症狀後,會更有掌控權來調整心態和想法,重新建構創傷的意義,讓自己逐漸好轉。

我的親友有PTSD,可以怎麼幫助他?

對於經歷創傷事件的患者而言,痛苦的感受難以名狀,復原的過程亦是備受煎熬。身為患者身邊最親近的家人、朋友,應給予真心的支持,陪伴他們前往醫院就診、找心理師諮詢,幫助患者早日脫離創傷帶來的不適。「我們可以把PTSD,想像成一個失控的害怕反應」,楊緯聖醫師提醒,切勿怪罪PTSD患者不勇敢,更不要逼迫他們去面對創傷,因為任何人都無法明確體會,患者內心的痛苦究竟多麽猖狂。

日常相處上,楊緯聖醫師則建議把選擇權交給患者,其他人可以提供個人看法,但務必尊重患者的想法、了解患者真正的需求。比如在關心患者前,可以事先主動詢問患者的意見,像是「想聊聊嗎?」、「要不要出去走走?」、「一起吃飯好嗎?」等,以避免高頻率、直接或過度的關心,帶給患者不舒服的感受。當然,如果患者有異常的反應,例如關在房間的時間太長,親友應該要多加留心,必要時應立即陪伴患者就診。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