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和俄羅斯分別採取了重大舉措,旨在影響烏克蘭戰爭的結果。在特朗普尋求兌現其在24小時內結束戰爭的承諾之前,莫斯科正在最大化其收益,而拜登則放棄了長期堅守的紅線。
拜登總統已批准烏克蘭使用華盛頓提供的遠程飛彈對俄羅斯腹地進行打擊。華盛頓此前曾拒絕允許使用美製「ATACMS」飛彈進行此類攻擊,因為它擔心這會導致戰爭升級。此項政策轉向發生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前兩月,這將有何影響?
今年 5 月,前總統特朗普被判犯有 34 項重罪,罪名是偽造商業記錄以便在 2016 年大選前隱瞞不利資訊。對他的判刑被推遲到大選之後,但現在他已經成為當選總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就不那麼清楚了。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三(11月20日)表示,他已選定由前代理司法部長馬修·惠特克(Matthew Whitaker)擔任美國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大使。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名投資銀行家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領導負責美中貿易戰事務的關鍵政府機構,但盧特尼克與中國密切的商業往來成為關注焦點,擔憂其是否能在決策中保持獨立性。
美國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戰可能最早在他一上任就開打,直接把對進口中國產品的關稅稅率提高至40%左右,並逐步提高到60%。 40%的關稅可能會導致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GDP增長減少約一個百份點。
“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領導人正為明年1月美國政府換屆後的政策潛在變動積極做準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藉著出席裡約熱內盧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星期二(11月19日)會見了阿根廷總統,星期三將對巴西進行國事訪問。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二(11月19日)提名其過渡團隊的負責人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擔任他的商務部長,這一選擇將使即將上任的政府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將於 2025 年 1 月就職,屆時美國國會將統一控制。根據美國選民的授權,共和黨將在參議院和眾議院佔多數。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週二(11月19日)表示,他和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通話中討論了兩國之間的同盟關系以及深化雙邊關係的願望。
美國眾議院道德委員會星期三(11月20日)將召開會議,決定是否公布對前眾議員馬特·蓋茨的調查報告。蓋茨在被當選總統特朗普提名出任新政府的司法部長之前,曾被指控性行為不端和使用非法藥物。
本週我們已經了解到很多關於特朗普打算如何在第二個任期內執政的信息。十多項重大任命(其中一些需要參議院批准)為他返回白宮後負責推動其議程的團隊提供了更清晰的預演,這個團隊對特朗普展示出極高的忠誠度,同時互相制肘。
美國總統當選特朗普在勝選後迅速宣佈多項人事任命,其國安外交團隊包括多位對華強硬的政治人物,顯示了他的未來執政重點,也這引發了關於下屆美國政府在台灣與中國政策上的廣泛討論。
白宮週一(11月18日)表示,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宣布向世界銀行基金捐出“歷史性的”40億美元,以幫助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目前處於“跛腳鴨”狀態的拜登政府即將在明年1月卸任,美國政壇之後將迎來帶著新的削減成本議程重返白宮的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兩名關鍵內閣人選因性醜聞捲入爭議。他們分別是被提名出任國防部長的福克斯新聞主持人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和提名擔任司法部長的前眾議員馬特·蓋茨(Matt Gaetz),這些爭議可能會威脅到他們在參議院的提名確認程序。
如果在和中國打新一輪貿易戰的同時,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發難,很可能會引發中美之間的軍事沖突,而這將不符合特朗普任內沒有對外打過一戰爭的人設。
特朗普贏得白宮第二個任期一周後,他的新總統任期的輪廓已經開始形成。 這位當選總統已經宣布了近十幾名任命人選,這些人選極具風格:對特朗普忠誠,在移民和對華問題上是强硬鷹派。
[Getty Images] 美國總統當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於本周三(11月13日)宣布,提名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A. Rubio 魯比歐)出任國務卿。這一任命被廣泛認為代表了本届美國政府的新外交走向。 特朗普在聲明中說盧比奧是一位「永不向對手退縮的無畏戰士」。53歲的他過去被視為美國政壇的「對華鷹派」要角,同時也是「友台」派的代表。他多次推動支持台灣的法案及「香港民主法案」,因此...
兩人上周六在亞太經合組織利馬峰會期間舉行了場外會談。 [Reuters]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美國現任總統拜登最後一次會面時表示,願意與即將上任的特朗普合作。 習近平還借此次會面強調了中方的目標,這似乎是在向特朗普和下任美國政府喊話。 根據中國外交部隨後發表的聲明,習近平強調「新冷戰打不得也打不贏,對華遏制不明智、不可取,更不會得逞」。 習近平還表示,「中美關係穩定發展既關乎兩國人民,也關乎人類前途命運。」 習近平和拜登上周六(11月16日)在秘魯...
美中兩國領導人秘魯峰會落幕,但更關鍵的看點是新任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未來將如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交手。分析人士說,習近平通過秘魯「拜習會」釋出的合作意願,更多是說給特朗普聽的,因為習希望兩國關係未來「高開高走」。不過,特朗普的強硬姿態、他籌組中的「鷹派」政府團隊都顯示,美中兩強關係未來恐仍是競爭、對抗大於合作,尤其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圍堵已是定局。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六(11月16日)表示,他將提名化石燃料業高管、氣候變化懷疑論者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為能源部長,賦予他「削減繁文縟節」的任務,希望以此推動化石燃料投資。
特朗普當選下任美國總統,許多國家對此感到不安,並重新評估其與美國的關系。但印度似乎並不這麼看,新德裡認為,同樣推崇本國利益的特朗普上任後,莫迪與西方的分歧與摩擦可能得到消弭,關系得到提升。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美中兩強在半導體和人工智能(AI)領域的角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多位台北分析師週五(11月15日)表示,美國有非常多牌可打,特朗普未來可能升級對華芯片制裁,如擴及14納米的成熟製程、甚至大打材料戰,而兩強在AI的爭鋒也將持續。對此,北京科技人士直言,面對美國嚴峻的制裁前景,中國只能走自主道路應對,最晚十年,先進芯片製程或可追上美國。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高級經濟顧問 Stephen Moore表示,在貿易上英國應該將美國置於優先位置上而不是與歐盟站在一起。
美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自勝選後就迅速著手進行內閣及幕僚等人事安排,其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動向也引發國際社會密切關注。一些分析認為,特朗普的交易風格可能被用來處理美中分歧,甚至台灣是否會成為美中博弈的籌碼也備受議論。不過,一份最新民調顯示,超過一半的台灣民眾反對以支付“保護費”的方式換取美國對台防衛承諾。
美國商務部週五(11月15日)宣布,美國政府當天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台積電,TSMC)美國分公司簽署最終協議,為獎勵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造三座生產尖端半導體芯片工廠而向其提供66億美元的補助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