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藉秘魯“拜習會”釋美中合作意願 特朗普會照單全收嗎?
台北 —
美中兩國領導人秘魯峰會落幕,但更關鍵的看點是新任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未來將如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交手。分析人士說,習近平通過秘魯「拜習會」釋出的合作意願,更多是說給特朗普聽的,因為習希望兩國關係未來「高開高走」。不過,特朗普的強硬姿態、他籌組中的「鷹派」政府團隊都顯示,美中兩強關係未來恐仍是競爭、對抗大於合作,尤其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圍堵已是定局。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習近平在秘魯當地時間星期六(11月16日)進行的「拜習會」歷時1小時45分鐘。一如往例,兩人各自表述了兩國就爭議事項的分歧立場,但也釋放出共同管控分歧的積極意願。
其中,習近平公開表態「願同美國政府繼續保持對話、拓展合作、管控分歧」,但他也挑明了批評,美國走科技和產業的「脫鉤斷鏈不是解決之道……小院高牆(科技圍堵)不是大國作為」。
「拜習會」說給特朗普聽的?
對此,分析人士說,習近平會晤的雖然是拜登,但他這些話說的都是給即將重返白宮的特朗普聽的。
位於上海的國際關係學者沈丁立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就說,他個人研判,習近平話中之意應是,他期盼兩國關係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內能「高開高走」,不再重蹈八年前的「高開低走」的覆轍。
沈丁立說:「現在通過對拜登團隊的說話,更多是說給特朗普聽的。中國要合作、中國不想衝突,中美目前還有二十幾個合作(協議),那麼你(特朗普)上台以後能不能不要減少合作、還能擴大合作?我們把你上台之前的話當空氣,因為你不是總統。但你上台以後,能不能少說這種話?我們來跟你配合,你不說、我們多合作,你說了,我們少合作,你自己看著辦。」
沈丁立分析,特朗普第一任的第一年內,就與習近平見了三次面,但美中關係「高開低走」,最後以貿易戰作收。而拜登2021年上台後,不僅遲至年底才和習近平通上電話,還全盤繼承特朗普所有的對華貿易制裁,而且當時「低開」的美中關係接連受到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出訪台灣、中國氣球飄入美國等意外的影響,直到最近一年多才扭轉並「基本穩定」下來,更在六大領域達成20多項合作協議,包括兩軍恢復對話後,未來將進一步讓兩軍的軍艦艦長、軍機飛行員的對接。
在此前提下,他說,中方當然希望美國的政策有延續性,兩國持續保持「向上發展」的關係,尤其最迫切的事是確保兩軍不擦槍走火、兩國不發生重大的軍事衝擊。
沈丁立說,中方應把特朗普「戰狼式」的語言「當回事」,包括他不想看到台海衝突等,但中方講原則和政治正確、也要面子,因此,特朗普也應認知到,他話說得越重,中方就更不願意在高壓下妥協,尤其特朗普要大賣美國產品、帶領美國重返偉大,更需要中國合作、購買美國產品。更何況,中美關係若再「鬧出事來」,共和黨恐難穩住兩年後的國會期中改選。
另外,美國准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雖遭中國制裁,但沈丁立說,他不擔心,美中對話會因此受阻,因為已有前例可循,即便中國不主動解除制裁前,魯比奧無法出訪中國,但魯比奧仍可與中國外長王毅在美國或其他第三國「務實地」展開對話。
分析: 特朗普恐持續抗衡中國的基調
但美中關係明年真有望「開高開走」嗎?國際觀察人士多不樂觀。
針對秘魯「拜習會」,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榮休教授高敬文認為,特朗普重返白宮、外界看壞美中關係之際,習近平確有意藉與拜登的峰會,證明他有能力、有底氣與美國政府持續接觸並建立穩定的關係。
但高敬文直言,習近平在秘魯的公開表態僅為短期的大外宣論調,長遠來看,對改善美中關係恐難產生很大的效果。
他分析,尤其習近平在會中直指,拜登的科技圍堵戰略「小院高牆不是大國作為」,但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對華政策目標頗有一致性,只是手段上的差異,尤其在對華高科技管制方面的共識更高。因此,他研判,特朗普上任後,仍將持續,甚至強化圍堵中國的科技發展,以及美國在南中國海的主張、他自己於2017年底推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等。
高敬文告訴美國之音:「(當初)是特朗普總統(在第一個任期)確定發展印太戰略,所以,他會繼續下去。他(第二任期)選的國務院、安全方面的顧問,都是特別鷹派的。所以,我想他們會往(美中競爭)這個方向繼續發展。」
換言之,特朗普未來四年主政下,美中關係雖仍有合作的領域,但更多是競爭和對抗。因此,他說,特朗普在對華提高關稅跟地緣戰略上的圍堵,勢必不會松手。
不過,高敬文也說,特朗普出身商人,在商言商,他不至讓美中經濟完全「脫鉤」,傷害到他的密友、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等美國大企業家在中國的既得利益。
美中科技戰2.0開打在即?
雖然特朗普行事風格常不按牌理出牌,但位於南台灣高雄的中山大學亞太英語學程助理教授劉奇峰也同意,以特朗普目前強硬的內閣人選布局來研判,松綁對華圍堵政策的機率恐怕很低。
劉奇峰認為,習近平對拜登政府「小院高牆」戰略的抱怨,顯示美國的科技圍堵政策確實奏效,也重創中國經濟。因此,習近平必須趁著美國政權更迭,想方設法突圍,但恐徒勞無功。
對於秘魯「拜習會」的整體評價,他說,這場美中元首峰會還是雙方「各說各話」,但中方的習近平先是主動打招呼、話也說得比拜登多,處處顯示他想藉此營造的「主場優勢」。
劉奇峰研判,在即將卸任的拜登前,習近平可能想藉此峰會營造出一種「更有自信的中國面對衰退中的美國」的反差,即便事與願違。
至於習近平在會中提及的「四個沒有變」,劉奇峰也認為,不過是「單邊宣示」,中國的終極目標還是跟美國較勁,並對外營造美國才是破壞國際秩序和平的始作俑者等假象。
劉奇峰告訴美國之音:「他(習近平)的潛台詞是,我們(中國)都自己在發展自己的道路,阻礙雙方和平的是你(美國),這不只是說給美方聽,也是說給其他(國際)聽眾聽的。中國想要營造一種,(它才是)維持現狀的大國,而改變現狀的是美國的氛圍。」
根據中國官媒央視北京時間星期日(11月17日)發布的習近平致詞逐字稿,習近平告訴拜登,「中方致力於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沒有變,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處理中美關系的原則沒有變,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立場沒有變,賡續中美人民傳統友誼的願望沒有變。」
另外,今年秘魯峰會,各大媒體也緊盯中國在美國後院拉美地區擴張勢力的動態。對此,台灣學者劉奇峰認為,中國在拉美勢力擴張漸趨明顯,包括在當地啟用巨型港口等,都意在凸顯習近平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力道不會因中國經濟疲軟而減弱。
香港學者高敬文也同意,中國拉攏拉美國家,凸顯的是中國與「全球南方」有共同的地緣戰略利益和實質經濟利益。
高敬文說,例如,中國在當地投資港口是為了掌握拉美的區域礦產資源,其中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三國的鋰儲量佔全球逾五成,已是中國發展電動汽車的必爭之地。
中國網民關注拜習會,但多附和官方立場
拜習會雖在有13個小時時差的秘魯登場,但仍吸引到中國網民的高度關注,如#中美元首會見現場#的搜索詞條於北京時間星期日上午隨即登上微博熱搜榜,截至傍晚5點,吸引到超過5000萬的瀏覽量。
在拜習會的談話要點陸續出刊後,其中有關美方一貫的台灣立場受到最高的關注熱度,如#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搜索詞條於北京時間星期日傍晚5點前不僅霸榜,還吸引到總計高達2.3億的瀏覽量。
雖然中國微博網民高度關注秘魯拜習會,但熱議度有限,或因受到言論審查屏蔽,網民表達出的意見也非常單一,例如,在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央視報道留言區,數據顯示有超過6000則留言,但能看到的留言只有28則,其中高達15則的留言是附和北京官方立場的「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其他留言也多展現愛國或反美情緒。
看更多相關新聞
拜習會 習近平首度點名賴清德
習重申台獨紅線 專家:警告川拜味濃
拜習會上談核武 中美一致認為「須交由人類掌控而非AI」
川普2.0威脅?陸專家:能否對陸施關稅大棒 仍存在變數
揭華府傳出「台灣是便車仔」耳語 川普1.0國安顧問:台對美有錯誤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