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明宗(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粒線體能夠提供細胞運作的能量,所以被俗稱是「細胞的電池」,但是它的功能不僅於此,除了傳遞細胞訊息,控制細胞凋亡之外,更讓它舉足輕重的關鍵是擁有遺傳物質DNA。 當人類精卵受孕的瞬間,只有母系的粒線體會留在受精卵內,所以,一旦粒線體的DNA出了問題,輕則會將粒線體相關的疾病綿延至子孫後代,重則影響胚胎發育,即使順利足月生產,也有可能會患病夭折。 國外在多年以前,就有醫師使用粒線體置換術延緩細胞衰老...
網傳「渦輪癌一診斷就末期 最快當天恐致死」內容,提到新冠疫情過後,棘蛋白基因攻擊細胞的粒線體、造成渦輪癌。但感染科專家表示,「傳言的立論點完全錯誤」,除了新冠病毒以外,還有 4 種造成輕微感冒的「冠狀病毒」流傳在社區、人群中,「冠狀病毒」都有棘蛋白,棘蛋白不是「新冠病毒」獨有、新冠病毒的棘蛋白也沒有不一樣;而粒線體和癌症「完全無關」,傳言說法明顯錯誤。
許多人為了怕胖,不敢吃澱粉,但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一名女性為了減重,決心不碰澱粉,只吃肉和菜,結果導致肌肉量極低,身體也非常疲累。他說明,這是因為長期不吃澱粉,導致肌肉營養不良,「人吃進太多肉類產生很大的氧化壓力,導致粒線體受損,導致肌肉量銳減。」
...自己想要的大人」的論壇,每位大叔各有特色、妙語如珠,讓現場歡聲雷動、意猶未盡。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院長王植熙表示,今年與會人數達1800人次以上,將是增進專業知識並擴展國際交流平台的醫學盛宴。(圖/高雄長庚提供) 長庚醫學週大會表示,粒線體醫學近年迅速發展,成為研究各種慢性疾病的重要領域,特別邀請到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化學暨系統生物學系Daria Mochly-Rosen教授,演講「神經病理學中的粒線體過度裂變」,國內專家分享鈣離子誘發粒線體自噬嶄新機轉以及...
身為肥胖症、家醫科與能夠開立運動處方的醫師,李唐越醫師是怎麼看待超慢跑這個運動的?「超慢跑是一種低強度連續訓練,不用練到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也不會讓肌肉痠痛,...
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的冠軍寶座了!不過,隨著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也越來越多人懂得要及早做篩檢及早治療,而除了日常的預防外,「體溫」可能也是抗癌的一大關鍵,對此,名醫邱正宏教你「4招」簡單打造不罹癌體質。
骨科醫師蔡凱宙提醒,疫情過後要小心棘蛋白基因所造成的癌症,也就是所謂的渦輪癌。疫情之後,許多人癌症診斷變得詭譎,一診斷就是第四期,多處轉移,也不知道從哪兒原生。從診斷到死亡,有幾個月、幾周、幾天,甚至
標榜為台灣珍珠奶茶創始店的茶飲品牌「翰林茶館」,在台有多家門市,繼2022年台南新光三越西門店熄燈後,近日台南文化店也宣布,因租約到期,將於12月1日正式歇業。
周末小確幸!7-ELEVEN在LINE禮物推出隱藏版咖啡買1送1,聖石霜淇淋全口味也有買1送1。全家為應援中華隊推出3大飲品優惠,還有霜淇淋、甜筒、牛肉麵等商品買1送1,
癌症連續42年排名國人10大死因榜首,但要如何察覺罹病前兆,坊間卻有不同說法。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就在臉書「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分享10大癌症警訊,如有體重迅速下滑、持續性發熱、排便異常、吞嚥困難,甚至是咳嗽,都可能是癌症徵兆。 持續性發熱 持續性發熱如長期發燒且伴隨乏力、食欲不振,可能是血液腫瘤早期徵兆,如白血病或淋巴癌,並可能有體重減輕、夜間盜汗或反覆感染情況,應及時進行血液檢查或骨髓活檢。 口腔潰爛不癒合 若舌頭有白斑或口腔潰瘍持續不癒,且超過2週以上,並有疼痛、出血或感覺異常,可能是口腔癌早期徵兆,如有這類口腔...
維生素B群是人體必備的營養素,可有效參與粒線體的運作,確保將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能量,有助維持人體能量代謝及神經功能的正常。若體內缺乏維生素B群,會導致身體無法獲得充足的能量而感到疲累。 聯青診所副院長、功能醫學專科醫師蘇聖傑表示,維生素B群種類繁多,常見的有B1、B2、B3(菸鹼酸)、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和B12,每種功能各有不同。 蘇聖傑指出,過度依賴...
華安醫學(6657)宣布與日本田邊三菱製藥株式會社子公司台灣田邊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簽訂F703DFU在台灣與東南亞(東協)商業化權利合作備忘錄(MOU),這是台灣少數生技公司與日本前10大藥廠共同新藥銷售與製造合作。
只要透過飲食、運動和藥物,就可以好好控制血糖,不過,醫師魏士航示警,很多人都忽略了「壓力」。他指出,近年一項長達6年的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起床時壓力荷爾蒙的增加、皮質醇總量上升以及晝夜皮質醇節律的減弱,均與空腹血糖的顯著增加相關。
據最新台灣糖尿病年鑑指出,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達10.6%,遠超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且有年輕化趨勢,糖尿病已然成為國病,是社會不得不重視的健康議題。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分享,多數人都知道,可以透過飲食、運動和藥物控制血糖,卻忽略了「壓力」對血糖造成的影響。
隨著現代飲食習慣的快速改變,糖尿病發病率正在迅速上升,成為重要的健康議題。家醫科醫師魏士航表示,大多數人知道,可透過飲食、運動、藥物來控制血糖,但許多研究發現,與血糖密切相關的因子「壓力」,常被忽視,卻極為關鍵。因此,紓壓治療能有效控制血糖,顯著降低糖化血色素。
「每次睡覺前都越想越氣,本身不怨我,結果老闆連我也處理了!」大陸河南省鄭州市一名7旬老翁,年輕時工作被老闆責備,沒想到這股氣他一憋32年,夜夜失眠,還出現巴金森氏症狀,醫師勸他放下,老翁終於想通積極治療。
吃菜對身體好,但吃對種類可能還會讓你身上的病痛消失!一名51歲罹患肝癌的男子肝臟長了8顆腫瘤,經栓塞等治療後腫瘤竟全都消失,經醫師進一步詢問後才得知,原來是因為男子在療程期間常吃地瓜葉。
減肥重要的一環就是計算卡路里,但身體的代謝機能也很重要。國際知名小兒科醫師羅伯.魯斯提(Robert H. Lustig)於《代謝》一書中,援引了上千則營養、健康和疾病、醫學、環境和社會領域的研究數據和結果,架構出現代飲食的新概念,透過攝取真正的食物,避免超加工食品、肥胖和疾病對健康的傷害。以下為原書摘文:
「面對新冠XEC變種病毒,台灣民眾不能輕忽」。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示警,目前由主流變異株KP.3.3與KS.1.1重組而成的「XEC變異株」,其傳播力、免疫逃脫力均增強,推估台灣自11月開始受影響,尤其歲末年終聚會活動增加,疫情恐襲捲持續至明年1、2月。且最新研究發現,感染過新冠、或接種疫苗都無法產生長期抗體,甚至會導致對流感病毒抵抗力消退,建議高風險者,仍應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
你曾突然發覺,鏡子中的臉看起來多了不少皺紋、或是自己好像比更容易變胖、疲累、生病,就好像一下子老了好幾歲嗎?皮膚科醫師吳銘鋐分享,其實老化每天都在發生,但卻有3...
你知道嗎?不同種類的糖,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和儲存位置大不同,因此會對身體造成截然不同的影響。醫師指出,適量攝取某些糖可以幫助增肌,但有些糖卻會降低代謝、促進脂肪形成。你選對糖類了嗎? 果糖易轉化
...群存在迷思,甚至過於依賴,而忽略身體所透露的重要訊息。 缺乏B群可檢測? 這些族群需特別注意 B群的確在人體能量代謝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將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能量時,蘇聖傑指出,B群會參與粒線體的運作,而粒線體就像是身體中的引擎,B群則是確保燃料順利輸送和燃燒的關鍵要素之一。若民眾缺乏B群維生素,恐導致粒線體無法高效地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從而使「引擎」無法正常運作,導致身體無法獲得充足的能量而有疲累的...
相較於跑步、打球等激烈運動,「日行萬步」是不少人喜愛的運動方式,而國外最新研究指出,比起長時間不間斷的長距離步行,分次、短時間的「微步行」帶來的運動效果更好,每次只要用10到30秒,除了是不錯的減肥方式,久坐後起來動一動也有助於消耗熱量。
不少人常有膝蓋痠軟、搬東西時膝蓋無力的問題。復健科醫師指出,想鍛鍊下肢肌肉保護膝蓋,可嘗試「強膝運動」,針對股四頭肌、部分臀肌來鍛鍊,這運動符合大眾日常所需的蹲、坐到站、搬重物等需求,非常實用,但不熟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50多歲女士,有腦中風和糖尿病病史,數月前被診斷出乳癌並開始接受化療。化療引發嚴 […]
英國有醫學研究指出,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健康2.0》節目中指出,癌症年輕化有七大原因,其中之一是未老先衰,身體年齡比實際年齡老得更快。中醫師施承修在節目中分享中醫如何從人的外觀判斷一個人的老化狀況,
上班族精神不濟,常會吃B群提振精力,醫師提醒,雖然身體感到疲憊時,攝取B群確實能迅速增強精力,但B群吃太多可能會讓身體真正需要休息的訊號被忽略,若過度依賴B群來延長身體的工作時間,長期可能導致過勞警訊,呼籲保健食品還是要適量均衡攝取,並進一步了解身體疲憊的真正原因。
...疼痛後,讓她頭暈更不舒服,決定改用靜脈營養療法。靜脈營養療法是一種透過周邊靜脈注射營養素,能夠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的輔助療法。相較於口服維他命和食補,透過點滴注射可以讓營養更完全地被吸收,特別適合無法經口進食或營養吸收不佳的病患。靜脈營養療法能調節免疫、增進粒線體功能、改善疼痛及睡眠品質等等,還能幫助病患減輕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幫助身體更好地恢復。陳惠萱醫師指出,每位病患的情況不同,因此治療過程中會根據病患的身體狀況給予個體化的配方,並依
你覺得吃甜食可以紓壓嗎?新研究卻發現,過量攝取糖分更容易引發憂鬱症。甜食帶來的快樂只是短暫的,長期下來反而影響心理健康。 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10月1日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愛吃甜食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了31%。 這項研究發表在《轉化醫學期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分析了英國生物銀行中18萬參與者的數據,包括血糖、膽固醇和發炎標記物等生物標記,並對他們進行食物偏好調查,根據問卷結果將這些人分為3組:注重健康組(喜歡水果和蔬菜)、雜食組(喜歡各類食物)及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