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Lunar Lake」筆電處理器以台積電製程生產,提高AI算力、架構大幅變更

針對即將在今年秋季正式應用在市售產品的代號「Lunar Lake」筆電處理器,Intel在此次Computex 2024展前舉辦的Technology Tour!活動說明其具體細節,強調個別在每瓦效能、顯示效能及人工智慧應用做了大幅強化。

▲代號「Lunar Lake」筆電處理器
▲代號「Lunar Lake」筆電處理器

其中,效能方面分別藉由額外強化的P Core與E Core設計,藉此提升CPU運算效能,同時確保電力續航表現,而顯示設計則導入代號「Battlemage」的Xe2-LPG顯示設計,並且導入全新NPU設計,使人工智慧運算效能可達48 TOPS。

加上CPU算力可達5 TOPS、GPU算力可達67 TOPS,在整體算力效能表現總計可達120 TOPS,因此Intel強調「Lunar Lake」不僅完全符合微軟「Copilot+ PC」設計規範,更能推動運算效能更高的AI PC市場發展。

▲Intel表示代號「Lunar Lake」筆電處理器將推動AI PC市場發展
▲Intel表示代號「Lunar Lake」筆電處理器將推動AI PC市場發展
▲整體算力效能表現總計可達120 TOPS
▲整體算力效能表現總計可達120 TOPS

整體設計部分,「Lunar Lake」採Intel Foveros多晶片封裝設計,將兩組LPDDR5X DRAM記憶體與處理器整合,提供最高32GB容量,另外也會提供16GB容量規格,並且強調則降低40%比例電力損耗,同時精簡約250mm2佔用面積,而處理器本身則是以台積電3nm製程生產 (原先計畫以Intel 18A製程生產)。

另外,連接部分則整合Wi-Fi 7與藍牙5.4,另外也對應PCIe Gen 5,並且在筆電設計加入支援3組Thunderbolt 4,藉此對應不同連接應用需求。

▲處理器本身則是以台積電3nm製程生產,並且以Intel Foveros多晶片封裝設計
▲處理器本身則是以台積電3nm製程生產,並且以Intel Foveros多晶片封裝設計
▲強調則降低40%比例電力損耗,同時精簡約250mm2佔用面積
▲強調則降低40%比例電力損耗,同時精簡約250mm2佔用面積
▲透過模塊化結構設計
▲透過模塊化結構設計
▲強化電源管理延長應用裝置使用電力續航表現
▲強化電源管理延長應用裝置使用電力續航表現
▲強化連接與安全防護能力
▲強化連接與安全防護能力

架構上,「Lunar Lake」採4組P Core及4組E Core設計,其中P Core換上代號「Lion Cove」設計,並且提升單線程運算效能,同時也增加每組核心可分配L2快取記憶體,甚至額外增加L0快取記憶體設計,使其相比先前「Redwood Cove」設計能在相同電力損耗下,於每周期指令 (IPC)效能提升14%,峰值效能更提高至50%。

▲P Core換上代號「Lion Cove」設計,並且提升單線程運算效能,同時也增加每組核心可分配L2快取記憶體,甚至額外增加L0快取記憶體設計,使其相比先前「Redwood Cove」設計能在相同電力損耗下,於每周期指令 (IPC)效能提升14%
▲P Core換上代號「Lion Cove」設計,並且提升單線程運算效能,同時也增加每組核心可分配L2快取記憶體,甚至額外增加L0快取記憶體設計,使其相比先前「Redwood Cove」設計能在相同電力損耗下,於每周期指令 (IPC)效能提升14%

在此次換成「Skymont」的E Core設計,更是在相同電力損耗提升運算效能,另外也將L2快取記憶體增加,藉此在每瓦效能提升20%-80%。在單線程運作下,相比先前在「Meteor Lake」的設計幾乎使用三分之一電力即可發揮相同執行效能,甚至平均效能更提升1.7倍,峰值效能更可達2倍以上,而多線程運作模式更可讓平均效能提升2.9倍,峰值效能則可達4倍以上。

▲換成「Skymont」的E Core設計,在相同電力損耗提升運算效能,另外也將L2快取記憶體增加,藉此在每瓦效能提升20%-80%
▲換成「Skymont」的E Core設計,在相同電力損耗提升運算效能,另外也將L2快取記憶體增加,藉此在每瓦效能提升20%-80%

相比P Core的效能表現,此次在「Lunar Lake」的E Core設計對應單線程效能,幾乎與2022年10月推出的第13代桌機處理器「Raptor Lake」所採用「Raptor Cove」P Core效能曲線相近,但使用電力卻幾乎僅為0.6倍。

但相比先前處理器設計,「Lunar Lake」較特別的是取消超執行緒 (Hyper-Threading)設計,原因在於此次E Core執行效能提升,但是不影響電力損耗情況下,顯然也沒有必要像過往透過類似超頻方式,以超執行緒技術讓現有核心數對應更多執行緒工作任務

不過,Intel顯然是在「Lunar Lake」測試這樣的調整,並且以「Lunar Lake」定位等同過往超低耗電的U系列處理器,藉此觀察用於輕薄筆電時的市場反應,而接下來與桌機共用產品代號的「Arrow Lake」或許仍可能保留超執行緒設計,但目前似乎仍無法確認。

至於顯示架構部分,「Lunar Lake」導入代號「Battlemage」的Xe2-LPG顯示設計,可對應DisplayPort 1.4、HDMI 2.1、eDP1.5顯示輸出,以及VVC/H.266解碼播放與AV1編解碼,在4K60 HDR規格輸出時的顯示效率約可提升3倍,整體顯示效能更比前一代「Meteor Lake」增加1.5倍。

▲「Lunar Lake」導入代號「Battlemage」的Xe2-LPG顯示設計
▲「Lunar Lake」導入代號「Battlemage」的Xe2-LPG顯示設計

具體細節方面,「Lunar Lake」採用第二代Xe顯示核心、強化XeSS超級採樣技術,並且導入全新XMX矩陣引擎設計,藉此提升垂直向量運算能力,進而可加快人工智慧運算效率,整體在INT8的運算效能可達67 TOPS。

其他部分,則包含加入8MB L2快取記憶體,並且強化8組專門處理即時光影追跡的運算元件,讓遊戲或影像處理時的畫面光影細節處理可以更有效率。

至於「Lunar Lake」會有Core 7與Core 5兩種規格,兩者均搭載4組P Core與4組E Core設計,主要差別在Core 7規格版本配置6核心設計的NPU,而Core 5規格版本則配置5核心設計,使得人工智慧運算能力有所差異。

▲「Lunar Lake」會有Core 7與Core 5兩種規格,兩者均搭載4組P Core與4組E Core設計,主要差別在Core 7規格版本配置6核心設計的NPU,而Core 5規格版本則配置5核心設計,使得人工智慧運算能力有所差異
▲「Lunar Lake」會有Core 7與Core 5兩種規格,兩者均搭載4組P Core與4組E Core設計,主要差別在Core 7規格版本配置6核心設計的NPU,而Core 5規格版本則配置5核心設計,使得人工智慧運算能力有所差異

而「Lunar Lake」最低運作功耗僅約8W,並且能以無風扇設計的被動散熱形式應用在輕薄機種,另外也將推出搭配風扇進行動散熱的規格版本,熱設計功耗則在17W至30W之間。

在此次Computex 2024期間,Intel宣布將與華碩、宏碁在內OEM業者合作以「Lunar Lake」為設計的筆電產品,預計會在今年第三季進入量產,而實際進入市場銷售預期會在今年第四季,同時首波產品將以輕薄機種為主。

▲「Lunar Lake」筆電處理器具體特性
▲「Lunar Lake」筆電處理器具體特性
▲將與華碩、宏碁在內OEM業者合作以「Lunar Lake」為設計的筆電產品,預計會在今年第三季進入量產
▲將與華碩、宏碁在內OEM業者合作以「Lunar Lake」為設計的筆電產品,預計會在今年第三季進入量產

更多Mashdigi.com報導:

PlayStation VR2對應Windows PC轉接配件將於8月上市,將可遊玩Steam收錄VR遊戲

NVIDIA提出的遊戲內助理服務Project G-Assist,背後是透過各類微服務建構而成

蘋果或許不會在WWDC 2024期間公布新硬體產品,但可能公布Vision Pro進入更多市場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