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旅遊疫情等級升至第二級警示,4點帶你認識伊波拉病毒

剛果民主共和國近期爆發伊波拉(Ebola)病毒感染疫情,從4月4日到5月13日間,已出現39起伊波拉的疑似及確診病例,其中有19人已死亡。世界衛生組織不久前曾表示,已經在做「最壞打算」。

 

疾病管制署今天宣布,即日起針對該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雖然剛果民主共和國較偏遠,對我國人民的威脅性較低,但仍不容輕忽,疾管署呼籲民眾遵守「二不一要」原則,分別是不要前往疫情流行地區;不要至當地醫院探視或接觸病人;要注意個人衛生,落實勤洗手及咳嗽戴口罩等個人防護,返國後21天內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接觸史。

 

人畜共通

 

伊波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徑是透過患者體液傳染。此病毒可以人傳人,或透過中間宿主的野生動物再傳染給人,而人與人之間的傳染是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或其屍體的體液(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等。

 

症狀

 

感染伊波拉病毒會有不同程度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發燒、全身痠痛、疲倦、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肝臟受損、低血壓、腎衰竭等,而致死原因主要是中風、心肌梗塞、器官衰竭、低血容量性休克等。

 

伊波拉病毒的初期症狀很像是感冒而容易被輕視,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

 

致死率約50%

 

伊波拉病毒個案致死率達50%,所以不僅被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歸類為最高等級的生物恐怖襲擊的武器,也被列為生物性危害第四級的病毒。

 

尚無有效疫苗

 

伊波拉病毒目前還沒有對人類有效疫苗可提供預防接種,所以根據疾管署,預防的方式包括在流行地區,應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動物;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環境;所有病患及其性伴侶應接受衛教諮詢並被發放保險套;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衛生、避免體液噴濺等。

 

(首圖為示意圖 取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