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如果「應思聰」能夠更早接觸精神醫療,也許結果會不同。

讀者投書:林建亨(現任台大竹東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新竹分院兼診主治醫師)

看到最近的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大眾間熱議著,也感觸許多,因為自己身為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思覺失調症的親屬,尤其劇中角色「應思聰」演出對服用藥物的無奈與住院治療的被迫,在在都深植人心,讓人久久不能自己;更多時候,大眾除了在同理(抑或是同情之外),更多了幾分的恐懼,恐懼是不是自己有一天也會因為生病,陷入如劇中人物的掙扎與困境,其中的美麗與哀愁,讓人有不可承受之重。

精神醫療就是在治療患者這一股美麗與哀愁。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有那麼可怕嗎?住院治療有那麼不堪嗎?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有其歷史演進與脈絡,時至今日,藥物治療的便利性已經顯著提升,甚至患者只需要三個月返回診間一次,規律接受長效針劑的藥物治療,其餘的時間都不需要擔心是否因為漏服藥物而造成疾病復發,家屬對於患者的醫療照顧也大為放心,就如同其他疾病治療一般,甚至更為簡單。患者更能掌握自己的生活與治療自主權,在藥物治療的進步下,患者生命中的美麗增加了,哀愁減少了,擁抱治療,迎向陽光。

在強調戲劇效果的同時,社會大眾也需要正視的精神醫療的進步。更現代化的藥物治療,更有效的疾病治療反應,更舒適的住院環境都是目前台灣的精神醫療場景。筆者所了解,由於藥物的進步及精神科基層醫療院所增加,就醫可近性較過去年代增加許多,目前思覺失調症初發病個案,大多數可以在社區醫療端接受的妥善的治療,所以需要精神科病房住院調養的比例較過去已經大幅下降,甚至可以說在初發病早期在藥物治療下都有很好的康復狀況,達到無顯著症狀,可以回復正常學業或職業生活,但是前提是需要穩定服用藥物,畢竟思覺失調症是腦部內分泌物質失調的生理性疾病,可以想像成如同罹患大腦的糖尿病一般,需要穩定服藥控制。

由於治療的進步,在筆者工作醫院的診間,常有跟診實習生看不出就診患者為思覺失調症的診斷,因為治療的有效,及現今治療藥物的進步,其副作用也顯著下降,以目前的台灣精神醫療技術,在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的前提下,是可以非常有效的治療思覺失調症,這也是台灣所有精神醫療工作者的努力下所達成的醫療服務成效。

精神疾病的一般化,而非標籤化或汙名化,是目前精神醫療大眾教育中重要的一環。疾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懼與未知,也感謝本劇劇組,讓社會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大膽的假設,如果「應思聰」能夠更早接觸到精神醫療,是否還需要住院治療?或許答案是截然不同的。筆者同時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也提供校園醫療服務,期待能夠在校園中,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最後,美國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約翰奈許(John F. Nash)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榮耀,期待台灣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有一天也能站上舞台,獲得榮耀與肯定!

(筆者現任台大竹東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新竹分院兼診主治醫師,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進修中)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