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從非洲豬瘟到舌尖鄉愁的人文思考

讀者投書:王順民(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因為非洲豬瘟加工肉品的走私,恐會危及到台灣動物的傳染疾病以及社會大眾的食用安全,致使行政院長怒責海關的消極作為,這也讓潛藏於舌尖上的肉干鄉愁有了它相與對應的人文思考。

作為移民島嶼的台灣一地,跳脫先到晚來以及落地生根的身分屬性,一群飄洋過海以尋找生命轉化契機的國籍人士,已經是藉由婚姻移民或勞動移工,而成為一股不能再被加以漠視的生活夥伴。特別是回應於從先民、移民、公民到島民的不同時空脈絡環境,這也讓同一民族血緣的「族群」必須要擴及到跨國度的「種族」。如此一來,相與關聯的住民權益就不應該只是限縮於公民資格的消極面向,而是各項福利作為有無讓生活世界的夥伴關係,增益更多相濡以沫的情感連帶。

因此在這裡的文化社會學考察真義點明出來的是:台灣已然兼具有多元文化的海洋國家內涵,對此如何擺脫窮山惡水的生存悲情,進而藉由海納百川的包容心態,以直指從原漢、閩客、本省或外省以迄於跨國婚姻等殊異的生命事件和雷同的移民足跡,從而找出這個島國新社會連帶(new social solidarity)的涵養基礎。

這次入境夾帶或空運走私的東南亞加工肉品一事,固然是因為加工肉品的原物料有其糾結非洲豬瘟的高危成分,因此從單純的入口食用到廚餘再利用的可能感染破口,乍看之下,是有它需求用以創造供給的經濟誘因。但是龐大商機的背後,自當是需要由「個體──制度──大環境」的綜融視野,否則祭之於嚴刑重罰的非常手段,只是讓此一非常時期得以免於食安感染的消極停損;但對於海洋國家、移民社會與多元文化的台灣一地,還是欠缺創造性文化轉化的可能,畢竟「舌尖上的味道」有其涵攝「君自故鄉來」的集體情愫。

因此如何藉由原生國家的家鄉口味,以尋找安身立命於台灣一地的另類安住力量,如何從飲食習性的基本需求,進一步地擴及到深邃多重的文化內涵,藉此讓不同的文化元素,得以找到彼此可能的會通之處是不容忽視的。

冀此,優勢社群的我執心態抑或是種族中心主義更是有其解構、重構與新構的迫切與必要性。否則潛藏於台灣一地未來的發展性危機,又何止於不同的食品口味或食安問題,而是某種文化衝擊或文化震驚(culture shock),並且會讓自以為是的宗祖國、雇主、老公或主流社會,要去面對更為不堪的文化對立或文明對抗。

總之「技為末」的加工肉品入境查驗、廚餘流向控管抑或動物的傳染疾病防治,更是要有回歸於「道為本」所之於移民多元文化主體性要如何被建構的根本提問。

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