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校園防疫措施不應淪為選擇題的單一思維

讀者投書:王順民(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走過9月1日的各級學校開學日,再過兩周的時間,特別是中秋佳節過後,便是包括大專院校在內的全面開學,這使得相迎於大專院校開學之際而來的防疫亂象情事,便有它進一步深究的論述空間。

報載台北市政府已經訂定所謂的「大學防疫工作的建議指引」,包括大學教職員進到校園須打完疫苗超過十四天,否則需要有每七天一次的PCR陰性證明。除此之外,希望大學生上課也要有固定座位,藉此落實點名制度,以有助於未來若果有疫調的需要,才能有所依據。只是即便是侷限於各項「技為末」的工具性操作,但相與衍生的運作難題,直指市府的思維做法恐有將複雜問題簡單化之虞。

首先,要求教職員必須就疫苗施打或PCR陰性證明進行兩擇一的自為選擇。姑且不論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權,抑或一劑兩劑的不同標準要求,單就前者的主控或主導便不在教職員本人,更遑論目前從「打不到」到「無得挑」的結構性限制。至於逕自PCR的陰性證明,也因為持續性的費用負擔、保護效果和七天一次,而形成另類的擾民措施,以至於忽略了是否只有到校實體上課、上班的單一選項。

再則,希望大學生上課進班時要有固定的座位。一方面實有背離目前的認知基模,而徒增課室管理的困難性,同時也忽略如常的校園生活又何止於單一教室的走動而已。對此不是不能有固定座位,但用以落實所謂的實聯制,又怎能只是侷限於課堂裡的點名制度?連帶地上述疫苗接種或PCR的陰性證明,是否同樣適用於大學生此一高度流動、異動的走動族群?相與對應的列管制度,又要如何進行有效的監督與把關?

因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指陳出來的是,台北市政府並未能從今(2021)年上半年的防疫措施,思索精益求精和貼近現況的變革作為,更漠視疫苗或PCR之類的校園防制,實乃應將主責權限回歸於校方之於因地制宜和有所權變的彈性做法。

上述台北市政府所訂定的「大學防疫工作的建議指引」,一方面該項的建議指引尚有強制執行與否的法律效力;再則關涉到大學生、教室課堂及其校園生活而來的諸多破口,又何止是限縮於教職員有無注射疫苗(一劑、兩劑或突破性感染)和學生有無固定座位(翹課缺席的失聯學生)的便宜行事。

可以預見的是,相迎於大專院校開學之際而來的防疫亂象將只會更形加劇與惡化。至少台北市政府斷然是忽略了大學生在教室用餐的慣性行為和可能感染破口,以及有限的教室空間又要如何落實人身安全的梅花座椅?

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