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醯胺疑慮學校午餐一周頂多一次油炸食品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1)針對高溫油炸薯條、油條中丙烯醯胺管理問題召開公聽會,學者調查報告指出,含丙烯醯胺的食品不少,包括:杏仁果、黑糖、堅果類與早餐穀類等都有檢出。立委關切學童食的安全,教育部綜合規劃司長陳雪玉表示,學校營養午餐儘量一週只供應一次油炸類食物,並加強向學童宣導健康飲食觀念。

食安問題備受各界關注,日前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研究所教授吳焜裕的團隊發表研究指出,人類經由飲食攝取的丙烯醯胺愈多,是致癌的危險機轉。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邀集專家學者及衛生福利部、教育部代表參與討論。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安義的「台灣地區食品丙烯醯胺含量」調查報告顯示,除了油條、洋芋片、薯餅、薯條等高溫炒炸食品有高檢出率外,堅果類、黑糖、早餐穀類也有丙烯醯胺檢出;調查也顯示台灣地區12歲以下幼童在丙烯醯胺暴露量確實比較高。

立委田秋堇認為,衛生福利部至少要正面表列試算嬰幼童一天丙烯醯胺的可能食用量,並要求食品製造商像加註基改食物說明一樣,註明食品的丙烯醯胺含量。教育部也應該嚴格把關學校午餐團膳,從保護孩童飲食做起。

教育部綜合規劃司長陳雪玉表示,目前學校的營養午餐一週最多供應兩次油炸類食物,主婦聯盟建議最多一次,教育部會從善如流,朝一週頂多一次的方向努力,也會加強向學童宣導健康飲食觀念,也希望家長平日避免為學童預備油炸類的食物,保障學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