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嘉義基督教醫院 創辦人 戴德森(1919〜2000)
戴德森(Marcy Leroy Ditmanson),美國人,1919年出生於中國河南,因為他的父親是美國信義會派駐中國的海外宣教士。小時候,他就學會中國話,一直在中國唸完高中,才回美國進入奧斯堡大學就讀,當時他心中已有強烈的召喚,就是要回中國宣教。從美國大學畢業,戴德森回到中國並入燕京大學修得史學碩士,從此展開他對苦難中國的奉獻,從事佈道和救濟工作。當時中日戰爭已經爆發,他因外僑身分,竟被日軍俘虜關進了山東的集中營,在那處處災民、傷患呻吟的兩年八個月集中營中,他拚命照顧病患受到巨大的衝擊,體會到應去學醫,將來傳道是日後最好的選擇!
1948年,戰爭已結束,戴德森被共產黨軟禁獲釋後,立即回美國進入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畢業又接受外科醫師訓練之後,1957年他重渡太平洋,落腳台灣,展開醫療傳道的工作。他先到花蓮門諾,看診餘暇便騎摩托車到台灣各地義診,後來他發現嘉南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尤其原住民山區醫療落後非常嚴重。於是1958年,他到嘉義開設診所,迫不急待為嘉義地區被社會遺棄的兩百多名麻瘋病患看診,同時不眠不休的為無錢就醫的嘉義病患免費施醫,由於他醫術高明又待人和善,與病患言語溝通無礙,很快名聲就傳遍街頭巷尾,各地前來求診病人愈來愈多,戴德森只好向教會爭取並積極向國外募款,終於在1962年創建了嘉義基督教醫院。
1968年戴德森為幫助小兒麻痺病童再回美國專研骨科,學得良好開刀技術回到嘉基設立小兒麻痺復健中心。圖/擷自嘉基網站影片
有了嘉基的硬體可收治病患,戴德森並未停止腳步,他開始深入阿里山區,每個月上山展開為期一周的義診,靠著一雙腳走遍原住民部落,遍設醫療站,一天平均走三小時以上,揹著沉重的藥箱也不以為苦,碰到嚴重病患還背病人下山回嘉基施醫,皮鞋壞了還捨不得換。1959年,台灣發生「八七水災」,戴德森更在北港、新港設立醫療站救濟災民。1968年為了醫治台灣小兒麻痺的蔓延,他毅然回美再專研骨科,學得良好開刀技術回到嘉基設立小兒麻痺復健中心。戴德森常為緊急手術缺血的病患抽自己的血捐給病人,甚至曾發燒還抱病為病人手術,直到手術後病人甦醒了,他自己竟「噗通」一聲昏倒在地!作為院長的他不支領醫院的薪水,只領取教會微薄的傳教士薪水,卻還常捐錢幫助無法付醫療費的病人。當戴德森1981年退休要回美國時,醫院董事會提供一百萬的養老金,沒想到他分文不取,毫不思索地回捐給醫院!
1996年,台灣頒醫療奉獻獎給這位在病榻上與心肌梗塞搏鬥的戴德森,他坐輪椅上台向著台下虛弱地揮手,許多員工和病患淚流滿面,內心充滿對這位仁醫的感激!
戴德森醫師1996年獲得醫療奉獻獎。圖/擷自嘉基網站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