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藥 醫界殺價年賺275億

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健保連年調整藥價旨在於控制藥費支出以及降低藥價差,但根據健保署資料,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或地區醫院 1年藥價差平均都超過 20%,以健保藥費支出 1年新台幣 1500億元來算,推估醫療機構可從中賺取 275億元的差價。
健保署連年查藥價立意良善,但是從提供給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會的價量調查發現,醫療機構在藥品採購時的均價比健保藥價少了起碼 2成,端看 103年、 104年採購成交價和健保核訂價的價差,醫學中心部分為 23.4%及 23.8%,區域醫院則是 25.4%以及 27%,地區醫院為 31.2%、 32.5%,藥局或診所為 38.2%、 38.4%。
為了取得藥品接近的市場價格,達到健保支付費用的合理而進行的藥價調整,卻因為院方跟藥商的議價商業行為出現了很大的落差,舉例來說, A院向 B藥廠購藥品,藥品健保公告藥價為 2元,而院需求採購量大,加上內部協商議價能力夠,經過討論以 1元得標,日後跟健保申請給付的價格依然比照 2元的公告價格,中間差價就屬醫院的獲利。
中央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表示,藥廠雖競爭激烈,以治療心血管的「脈優」為例,健保署的公告價為 6到 7元,但是發現醫院依舊可以買到 2元甚至是 8毛同成份的學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