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工藝雀金繡 貴氣華麗登場

中國時報【邱祖胤╱台北報導】 擁有千年歷史的「雀金繡」藝術第19代傳人王麗敏,27日抵台訪問,並帶來《孔雀明王》、《文殊菩薩》、《九龍寶鼎》等作品,超絕的技藝與斑斕色彩令人讚歎,目前正在宗教博物館展出。 雀金繡藝術相傳源於戰國時代,是一種使用孔雀翎羽、黃金絲線為素材的刺繡藝術,由於材質特殊,不容易施作,但成品的華麗與貴氣深受皇家喜愛,一直為歷朝歷代貴族所珍藏,更是送給邦交國的貴重禮物。 王麗敏說,「我從小就跟刺繡玩在一起,到現在還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一點都不覺得苦,雖然創作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挑戰及挫折,但這過程很過癮,我就是喜歡,在我的記憶裡,跟刺繡有關的事從未斷過。」 旁人眼裡繁複的做工及絕美的圖案,對王麗敏而言是極其自然的日常創作,有時更像是一場遊戲,她表示,雀金繡獨特的工法及精美變化一直深深吸引著她,「那是一種大自然色澤與形象的呈現,千變萬化,不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會有新發現。」 《紅樓夢》有一段關於雀金繡的記載,賈寶玉在冬日裡披了一件「金翠輝煌,碧彩閃灼」的大氅,卻不小心被暖手爐的火星燒出一個破洞,後來多虧手巧的晴雯及「孔雀金線」補綴,卻也花了一整夜的時間。 王麗敏說,像這樣一件全以「孔雀金線」織成的「雀金裘」,她也嘗試過,也完成了,但真的太耗時間,她寧可花時間在其他技藝的開發及創作上。 如這次展出的《孔雀明王》,是她自己相當滿意的作品,卻也花了足足兩年的時間才完成,縫合的過程及色彩的琢磨相當耗神,此外她也特別推薦《十六羅漢》、《九龍寶鼎》等作品。 「萬縷千絲,定於一心:雀金繡特展」,即日起至8月7日在宗教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