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努力30年 盼陸給國民待遇

旺報【記者許昌平╱台北報導】 台商在大陸奮鬥了30多年,對大陸經濟貢獻良多。但台商迄今仍被視為外資,無法享有國民待遇,導致在融資、稅務、環保及政府採購方面都比不上陸資,海基會副董事長周繼祥26日表示,包括ECFA及後續協議、《兩岸投保協議》、服貿、貨貿等,都是政府為台商爭取比外資更優惠的措施,讓台商能和大陸企業站在更公平競爭地位所作的努力,台灣政府和民間實在應有共識,為台商爭取國民待遇而努力。 台商權益維護系列座談昨日舉行第六場系列座談,主題是「台商享國民待遇問題探討」,由《旺報》總編輯王綽中主持,參加者包括了周繼祥、全國工業總會祕書長蔡練生、兩岸經營者俱樂部主席王國安、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惠慈等產官學界代表。 周繼祥表示,在太陽花學運後,海基會學到教訓,兩岸問題一定要對民眾說清楚,台商爭取國民待遇並不是像字面上所看的,以為台商想要跟大陸國民爭取一樣待遇這樣而已。 陸應落實WTO國民待遇 其實國民待遇概念由來,係依據WTO精神,就是銷售、購買、運輸、配銷使用等問題,或是法規等措施,都不可以對進口產品造成歧視,兩岸ECFA協議也依據WTO此精神規定。 但除了WTO承諾之外,大陸把台商當作外資,相較於大陸本地企業,台商在大陸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較大,ECFA及《兩岸投保協議》,就是為台商爭取逐步減少及消除台商投資及貿易障礙,服貿也是為台商爭取大陸服務業商機,《海關合作協議》也為台商爭取通關便利,《貨貿協議》則為台商爭取比外資更優惠的關稅減免等措施,若台商爭取國民待遇從這角度來看,政府及民間都該要有共識,共同來努力。 貨品市場准入 障礙多 蔡練生表示,大陸在政治議題上常會說兩岸一家親、兩岸一家人,但在經濟上又變為「兩國」,包括貨貿、服貿談判等,有很多東西卡在那裡,石化、機械等項目都沒有讓步,我們應先搞清楚,到底是大陸沒有落實WTO國民待遇,那些是受到關稅或非關稅如潛規則等其他障礙影響,讓台商權益受到影響。 他認為,台商沒有享受到國民待遇,應是貨品市場准入這塊,台商過去把大陸當作製造基地,而現在大陸已成為世界最大市場,因此台商自然希望進入大陸內需市場,但從大陸百貨公司等通路上來看,台灣產品並不多,主要是存有各種障礙,海基會可以先進行調查,然後就相關問題進行協商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