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審課綱 教授:過程如開班會

旺報【記者李侑珊╱高雄報導】 民進黨政府上任後,首開先例將學生納入課綱審議代表,曾任課審會委員的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27日指出,國教議題已「民粹化」,學生審課綱只會追求「反黑箱」,不懂內容,過程宛如「開班會」;而107課綱的史觀過度強調台灣主體性,否認中國史地,忽視歷史教學應採多元化,視野被侷限,孩子無法認識世界。 「105年度第2次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27日在高雄舉行第2天議程;陳超明指出,課綱是專業知識,並非公共議題,不適合讓公眾或學生參與審議;但如今教育議題「意識形態化」,被政治綁架,不只影響台灣教育發展,孩子詮釋歷史的方式也恐將越來越侷限,反應出執政者只顧著維護私利,沒有為學生著想。 學生代表仍難產 針對學生擔任課綱審議代表,還有小學生報名。陳超明指出,課綱非常專業,學生不了解背後複雜的結構因素,也沒有經過相關訓練,歷經2次會議,學生代表依舊難產,還把責任丟回給教育部,讓教育部來遴選學生代表,整個場面就像是在「選班代」;現場有人詢問學生開會目的,僅稱「反黑箱」,卻不明白「反的是什麼」。 陳超明建議教育部,若要讓學生擔任課綱審議代表,可專為課綱審議學生,開設3到5天的「夏令營」,提供短期培訓,至少對12年國教「總綱」與「領綱」,建立起基礎概念。 由於12年國教上路以來爭議不斷,馬政府執政時期,曾因微調國文、歷史、地理與公民4科課綱,將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以及強調「婦女『被迫』做慰安婦」等,引起軒然大波,民進黨政府上台後,隨即廢止調整;陳超明認為時代不同,現在不是威權時代,加強台灣主體性無可厚非,「但百分之百認同台灣文化,或過度否認中國史地,都是不必要的」。 影響授課老師備課 陳昭明援引愛爾蘭共和國與英國為例,指出2國過去雖歷經多次分合,但愛爾蘭獨立後,並未否認英國的歷史,還在基礎教材中,讓兩國並存;因此他建議,教科書在處理史觀時,可將不同面向都寫出來,例如在歷史課本中,同時標出「日治」及「日據」,不要提供標準答案,才能鼓勵學生思辨,建立批判能力。 台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則說,儘管隨著時代變化,課綱修正有其必要性,像過去以文言文教授生活與倫理課,就不適合現在的學生。但課綱是國家立場的大方向,每逢政黨輪替,課程內容便出現改變,不僅社會難凝聚共識,也讓授課老師為了備課傷透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