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山盟海誓變歹勢? 郭柯金門結盟走調

郭台銘千方百計加入戰局,使得原本「三腳督」的2024總統選情更趨複雜難測。(圖:臉書合成)
郭台銘千方百計加入戰局,使得原本「三腳督」的2024總統選情更趨複雜難測。(圖:臉書合成)

綠營賴清德正遭逢黨內性騷危機逆襲;郭柯兩人在金門從「山盟海誓」變成「昨瞑歹勢」,眼看著主要對手紛紛深陷泥淖,而國民黨侯友宜不但讓人看不出情勢大好,民調暫無起色,還在設法掙脫老三的命運。

其中郭、柯在金門上演的那場政治大秀,把原本許多人衷心企盼的結盟戲碼、活活變調成荒謬鬧劇,其中的關鍵或許就許就在於郭台銘把自己的人設徹底搞垮,讓人難以體認出他不斷聲稱的憂國憂民、一心只為中華民國;反倒是滿滿的權力慾薰心,非總統大位不可,甚至已經到不擇手段的地步。

中山大學政研所榮譽教授廖達琪分析,郭柯兩人雖然在金門搶盡媒體風頭,不過事後卻發現雙方態度轉趨冷淡,特別是柯文哲方面似乎擺明自己是遭到郭董逆襲,顯示雙方的認知還是有所落差。她認為已經正式代表民眾黨參選的柯文哲,最多只能給郭董副手位置;但郭台銘用盡渾身解數,眼中卻只有總統大位,因此她研判兩人根本就不可能攜手參選。

尤其郭台銘在宣示爭取國民黨徵召初期,曾經為自己4年前的「年輕氣盛」、「一時衝動」對外道歉;後來在517爭取失利後第一時間更對外發表認敗聲明,表示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侯友宜勝選,一時還讓不少泛藍支持者讚嘆感動、也樂盼藍軍整合有望。但才出國散心歸來,立刻就在旁人慫恿下另起爐灶,開始砲打藍營徵召不公,大有毀棄先前白紙黑字承諾的跡象。算算連同2019年的輸牌掀桌「前科」,這樣的故態復萌會讓外界質疑:歷經四年多沈潛,當初負氣退黨的郭台銘似乎依然「年輕氣盛」、「年少輕狂」,反而更加深外界對他工於心計,必要時可以卑躬屈膝,也可以昨是今非、說話不算數,反正一切都只為權位考量的惡劣印象。這點讓廖達琪也不禁感嘆,郭董當前的作為並未展現出他參選時的「高度」,如果他繼續對外呈現出「非郭不可」、一定要選總統的姿態,「只會讓外界看見他是個精於算計的商人」。

再退一萬步,郭台銘至今聲勢得以維持不墜,不在於他被認定有多麼高瞻遠矚,包括專程跑到金門去發表的所謂兩岸和平宣言,以及先前那些荒腔走板的芻議(像是8萬機器人大軍對打解放軍、一縣市一核電站等等在此就不一一條列)在內,其實距離台灣主流民意又何止千萬里?不客氣地說:今天郭董之所以還沒被其他陣營徹底「洗臉」,部分基於國民黨尚未放棄爭取最後合作的可能性;部分則來自民進黨及側翼為了裂解泛藍、刻意「養套殺」的壞心眼,才會至今都沒有對郭董「下重手」,那些只會跟著瞎起鬨的「x粉」們最好也不要誤判情勢,以為郭董除了穩坐商界梟雄之外,也會是政壇才不世出的民族救星、世界偉人。

相對於此,藍營主帥侯友宜當然也正面對屬於他的挑戰。記得早先藍營內部評估如何判定誰能出線時,曾經跑出一個新名詞叫做「耐打度」,許多人都傾向同意:侯友宜可能是當今檯面上「最耐打」的2024人選。特別是面對綠營動輒毀天滅地的人格謀殺戰,多數能用來「殲滅」侯友宜的手段,早在去年底九合一前就已經用過,設若總統大選回歸藍綠對決,除了「市長落跑」或「答非所問」之外,能挖出足以讓選情一夕翻盤的陳年老帳應該已經很難找到。

至於那些向來只會在深藍族群中反覆發酵成為卡侯藉口的「藍皮綠骨」指控,一旦放在當前台灣整體選民結構中,恐怕還會替侯友宜加分。

學者廖達琪就認為侯友宜具有一項無可取代的優勢:他是國民黨長久以來所提出的總統候選人當中,唯一能兼具台籍本土、南台灣(嘉義)庶民出身的人選。講的一口「台灣國語」和李登輝差不多,或許和所謂的「北部菁英」不怎麼對盤,但在整個台灣群體當中,那些國民黨長年撕不下來的「親中賣台」標籤,卻完全都貼不到侯友宜身上,這也讓民進黨無法施展他們向來慣用「愛台/賣台」二分法來分化台灣選民的伎倆,即便民進黨不斷誘逼侯友宜說出已經被蔡政府和北京當局雙重定義成少了「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但侯友宜抵死不說民進黨也沒輒。

當然侯友宜還是得面對他本身遭遇的難題,例如個人方面在掌握議題和精確回應方面的缺失;組織動員也需要更高規格的擘劃層級,才有機會在接下來的各階段面對來自內外的挑戰。不過廖達琪比對近年來幾次全國性選舉藍營實際得票數據,還是難以相信特定民調做出侯友宜以18趴墊底落居第三的慘狀。

侯友宜當然必須留心地方派系可能遭人連根拔起所形成的危機;如果整合郭台銘無望,要想改推「侯柯配」或「柯侯配」更屬天方夜譚,倒是藍白雙方在立委選舉層面應該還有合作空間。廖達琪倒是建議侯友宜應該設法在總統大選上把「話語權」拿回來,她觀察當前似乎賴清德和柯文哲經常在對話,這當然也可能是綠營所擬定的策略:只鎖定柯文哲打,把柯P拱高之後,吸走藍營選票,讓賴清德當選。反之,如果侯友宜能夠形塑出「藍綠對決」的態勢,最後「眾神歸位」,被棄保的對象就會換成柯文哲。

總之,藍營本身的整合或分裂,將會是決定2024大選最後誰會被邊緣化的關鍵因素。從藍營啟動「四方平台」統合選戰步調;侯友宜也展開與中南部派系及竹竹苗挺郭勢力的和解破冰;另一方面,金門的山盟海誓不但沒能促成「郭柯配」,還幾乎讓郭董淪為政壇笑柄後,他的「換侯三部曲」能否讓他如願「敗部復活」?這些不管你喜歡、期待或已經厭惡的戲碼,未來七個月都將陸續在選民的眼前上演。(張柏仲報導)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