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讓人類更聰明

手作讓人類更聰明

我大概練習了300小時,才大致學會了阿歇爾晚期巴克斯谷地區工具製作者的類似技術。如果我有老師,或者能參加工具製作團體,學習過程應該可以再快一些。儘管打製研究的實驗已有數十年歷史,但目前仍然沒有任何關於學習過程的系統化研究。2008年,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的考古學教授布萊德雷(Bruce Bradley)以及一位進行打製實驗的研究者一起邀請我,希望能運用我的知識來填補這道鴻溝。布萊德雷計畫訓練出英國學術界下一個世代的打製研究者,他認為我應該會想要順便蒐集一些神經影像,以便研究此學習過程。沒錯,我的確想要這麼做。

我想嘗試「擴散張量造影」(DTI)這種新技術,這種MRI方式可找出大腦白質纖維(也就是腦中的電纜線)的位置。2004年,時任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的德萊根斯基(Bogdan Draganski)透過DTI發現,學習拋球雜耍的受試者大腦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這項發現挑戰了「成人大腦結構相對上已經定型」的傳統觀點。

我們懷疑,學習打製石器也會導致某種程度的神經重新連結。若真如此,我們就想知道哪些神經網路會改變。如果我們的想法正確,我們會希望知道製作工具是否能夠造成小規模的大腦結構變化,就像人類當初在演化過程中,大腦出現改變一樣。

結果十分確切,大腦確實會改變:我們在PET和MRI中發現,練習打製石器會讓額葉和頂葉區之間的白質纖維增加,包括前額葉的右下額葉回,那是負責認知操控的關鍵區域。大腦改變的程度可以透過受試者練習的時數來進行預測,練習越多,白質變化就越大。

大腦變化(神經科學家稱為「可塑性」)是一種表型調節,可提供演化變遷的原始資料。可塑性讓物種擁有嘗試新行為的彈性,讓自己的適應性有機會可以「突破限制」,如果恰好找到了新的技巧,就會成為牠們的行為之一,演化競賽就會跟著啟動:天擇會偏好那些在變異後能更輕鬆、更有效或更確實的學習者。因此,我們的研究結果提供了重要的證據,支持了「技藝人」假說。製作工具確實可能透過已知的演化機制來驅動大腦產生變化。......全文詳見《科學人》雜誌2016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