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變形增厚 恐為甲板下細胞癌

醫師表示,甲板下鱗狀細胞癌除會有指甲增厚、變形等類似黴菌感染造成的「灰指甲」症狀外,指甲邊緣也可能出現「線狀黑甲、紅甲」情形。(photo by台北榮總)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手指甲莫名增厚,抗黴菌藥物治療卻未見效,要當心不是罹患灰指甲,而是「甲板下鱗狀細胞癌」。北榮皮膚部主任劉漢南強調,此癌症極罕見但不難治療,可透過切除部分或全部甲床根治,除非因延誤手術時機,癌細胞已侵犯指骨,才必須截肢。

國內由於氣候潮溼,灰指甲是相當常見的黴菌感染症狀。北榮皮膚部主治醫師朱思穎表示,通常以口服抗黴菌藥物搭配藥膏、藥水,手部灰指甲治療6週、腳趾12週,症狀就會改善,若長期治療無效,甚至惡化、疼痛,才需注意是否罹患指甲部位最主要的惡性皮膚腫瘤「甲板下鱗狀細胞癌」。

北榮最近收治1位男性患者,經抗黴菌藥物治療3週後,仍不時感到疼痛,指甲增厚部位也沒有改善,進行患部菌種培養後發現,並非感染9成以上灰指甲患者的皮癬菌,而是機率很低的念珠菌,再透過病理切片才確診為甲板下鱗狀細胞癌。

「甲板下鱗狀細胞癌極為罕見,國際文獻僅記載約200例。」朱思穎分析,患者多為50至70歲的中、老年人,男性比例約為女性2倍,多數患者症狀類似灰指甲,有些可能會出現傷口及分泌物,或在指甲邊緣出現深紅、黑色的「線狀黑甲、紅甲」,嚴重者可能有甲床分離現象。

儘管6成甲板下鱗狀細胞癌患者都會出現指甲增厚、變形等症狀,單憑外觀無法與灰指甲區隔,但朱思穎指出,灰指甲患者通常不會感到疼痛,且患部以腳趾居多;鱗狀細胞癌則幾乎都出現在手指甲,其中又以右手食、中二指最常見。她解釋,手指外傷及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都是鱗狀細胞癌的危險因子,才會導致腫瘤好發於慣用手食、中二指。

「許多病毒都可能感染手指、腳趾,造成病毒疣,但絕大多數都不會演變成癌症。」劉漢南強調,部分指甲附近的良性腫瘤或濾過性病毒感染,都可能出現類似甲板下鱗狀細胞癌紅腫的症狀,民眾無需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