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生產力4.0...以中堅企業及其供應鏈優先

工商時報【記者劉朱松╱台中報導】 面對德國的工業4.0,以隱形冠軍企業,及網路實體系統為核心,建構智慧工廠的做法,經濟部常務次長沈榮津昨(1)日透露,將以中堅企業及其供應鏈,做為我國推動生產力4.0的優先對象,並運用自行車產業A-Team成功模式,有效連結產業價值鏈,再進行複製與擴散。 沈榮津表示,我國生產力4.0的重點產業,將優先切入電子資訊業、金屬運具業、機械設備業、食品業,及紡織業等五大產業,並針對各主要產業的次產業推動順序及做法,經濟部已陸續與業界領袖、公協會代表等各界專家進行討論與盤點中。 沈榮津昨出席2015產業發展論壇─「邁向生產力4.0智慧製造」,以生產力4.0創造台灣產業成長新契機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時,做上述宣示。 沈榮津還透露,他最近參訪台積電後,發現台積電已導入生產力4.0,工廠生產全由控制中心人員,盯住控制面板操作,明年還將導入標榜生產與預測更精準的「生產力5.0」。 雖目前開發中國家,已搶占產品量產市場,工業大國則搶占產品客製化市場,不過,德國的工業4.0及美國AMP(先進製造合作夥伴計畫)推動之後,未來的「大量客製化生產」,已成為國際生產趨勢,因此,沈榮津昨提醒與會的企業家,一定要跟上前述趨勢,否則無法與國際供應鏈連結,恐會被迫退出供應鏈。 沈榮津還以台中的機械及工具機業為例,說明過去工具機的客戶,均聚焦在汽車等產業,未來在台灣「航空零件加工4.0聯盟」成立之後,工具機還可增加航太零件產業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