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食物添加物猖獗的年代

從塑化劑風暴、食用油事件,國人接連不斷目睹有害食品添加物的新聞報導,而在上周,衛福部再度示警,這次包括市售飲料的超高含糖量、等同氨基酸液的速成化學醬油、雞蛋含乃卡巴精藥物殘留,以及台灣麵粉都添加漂白劑。 官方示警深化人們對大量工業食物製品的不良印象,也反映台灣惡劣飲食環境的漫天鋪地。人民無奈之餘,在吃東西之前,一定要明辨「病從口入」的急、慢性道理。 衛福部現在是天下第一部,管轄一條「人民健康」的長河,從食品衛生的上游,管到醫院和疾病治療的下游;而它的邏輯很清楚,因為每年公布的十大死因、健保支出,甚至醫師選科的趨勢都和這條長河息息相關。 以手搖杯和市售飲料為例,衛福部的調查顯示一杯七百西西的「多多綠茶」含七一點四公克的糖(相當於十八顆方糖),同樣容量的「珍珠奶茶」含糖量六十一點六公克(相當於十五顆方糖),而三百西西的「多多(發酵乳飲料)」每瓶含糖量五十五點八公克(相當於十四顆方糖)。衛福部這項警示的意涵其實並未挑明的說肥胖已經是全世界的流行病,而造成肥胖的主要矛頭現在指向無處不在的糖,而肥胖導致的醫療花費已經超過抽菸和酗酒。換言之,甜癮比酒癮、菸癮影響更大,在美國,超過一成的醫療花費是用在治療肥胖相關的疾病。 台灣肥胖趨勢明顯,在台東、花蓮、雲林、嘉義等貧窮農業縣市更形明顯;而外食人口龐大,人們將環境中無所不在的甜,那些添加在各種食物、飲料裡的各種形式的糖,管它是蔗糖、濃縮果糖或其他型式的糖,一律有意、無意的吞進肚裡。肥胖是糖尿病主因,也是加重台灣洗腎王國的砝碼,而台灣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單一系統死亡人數最多的心血管病變,都和肥胖拖不了干係。 肥胖患者到醫院就醫都嫌太晚,肥胖併發症是「人民健康」長河的下游現象;只有改善上游過度添加糖的習慣才有扭轉的可能。嗜甜如同吸毒,甜食令人上癮,要人民戒除甜癮,對買、賣雙方都是艱困的難題。但如果不改變現狀,以美國為例,到了二零二零年,預估百分之七十五的美國人口不是超重就是肥胖,而肥胖造成的醫療花費和痛苦,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換言之,甜癮是當代最大的健康議題之一,影響範圍廣大,而肥胖將使幾世紀以來,人類不斷上升的壽命嘎然中止,我們將目睹下一代平均壽命曲線翻轉下滑的新局,而我們忍心看到下一代比我們短壽,而不作為? 食慾是一種本能反射,一天發生數次,是人生最重大的實務問題;但是,忙於工作的現代人卻將腸胃交給他人處理。衛福部這次對麵包漂白劑,氨基酸醬油液,雞蛋殘藥以及含糖飲料的警示,鮮活地勾勒出「病從口入」的慢性致病現代版;多數人民典型的三餐現在都難脫這個以糖、化工添加物和殘留藥劑為主的天羅地網。 期待衛福部繼續這場現代食物悲劇的註解,繼續食品安全的把關動作;但是,人民必須認真看待把甚麼樣的食物放進嘴裡,確實攸關自己的健康福祉。惟有越來越多認真的人,努力看待食物的真相,把挑選食物當一回事,否則唯利是問的食品業者是不可能改變現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