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胃酸過多時 更容易受侵害致潰瘍

胃酸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分解食物、與幫助營養吸收,但是PH值約1.5至3.5,若是腸胃壁沒有適當保護,很容易受到胃酸傷害引起潰瘍,一般來說壓力、飲食、部分藥物都有可能引起胃酸分泌,偶爾數次腸胃壁還可抵抗,但是太過於頻繁,腸胃壁就有可能發生潰瘍導致疼痛。 腹痛時很多人會聯想到胃病,北市聯醫一般外科醫師張原肇表示,腹痛患者中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雖常見,但還是要由醫師診斷,避免自行服胃藥或其他藥物。有時非腸胃問題的膽結石也會造成腹痛。 胃炎、胃潰瘍甚至胃出血並非單一因素可以解釋,除了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外,還包括遺傳體質(分泌多量胃酸)、情緒不穩定,長期緊張焦慮,飲食習慣不良,三餐不定食定量、老化,糖尿病,休克,重大壓力引發的黏膜抵抗力減弱。父母或近親中有潰瘍的人,也有較高風險。 外在因素則包括服用藥物如阿斯匹靈、類固醇等等止痛劑及吸菸,飲酒等。醫師提醒,若空腹痛,可能是十二指腸潰瘍;飽食後痛則多為胃潰瘍,但不能只依賴症狀判斷,最好詳細檢查並排除消化系統癌症等重症,以利鑑別診斷。患者及早治療可避免穿孔、出血及休克。 對於胃潰瘍,以往的治療以控制胃酸為主,如制酸劑中和胃酸或使用H2接受體拮抗劑及質子幫浦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若發現患者胃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主要會投予針對性的抗菌藥物。該菌與消化性潰瘍的反復發作有很密切的關聯,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 書田診所主任醫師王志堂表示,胃24小時都會有胃酸,所以保護機制比較完整,胃壁內側會有黏膜保護,避免胃酸侵蝕傷害,但是連接胃部的12指腸,只會在食物通過前分泌鹼性物質,中和保護酸性物質,所以自我保護能力不如胃壁,只要胃酸過多頻率太多,會比胃部還要容易受傷發生病痛。 雖然胃壁分泌黏膜可以加強抵抗胃酸,但是刺激性物質都會在胃部累積消化,例如高刺激食材、高濃度酒精、與部分藥物,不但會刺激胃酸分泌外,本身就有一定傷害性,所以長時間高頻率食用高刺激物質,胃部黏膜很容易受到破壞,最後導致胃潰瘍發生,必須改變生活習慣與用藥才能改善。 王志堂提醒,肚子痛原因非常多,一般民眾千萬不要自己判斷病情擅自買藥,最好先經由醫生診斷發生位置,再利用藥物抑制胃酸分泌,讓胃酸濃度可以降外傷害,或藉由X光檢查,找出疑似傷害發生部位;保持腸胃道健康,最好穩定三餐、不要吃太刺激的食物,遵守醫師藥物指示,降低腸胃發生傷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