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治療》放射照到腸道 可能造成腹瀉

放射線可以殺死癌細胞,以達到局部腫瘤消滅目的,能作為癌症主要治療,尤其可以處理無法手術部位,但腸胃由於有導致破孔風險,所以放射線不適合當作長期大腸癌或胃癌的主要治療方式。 放射治療若照射到腸道很可能發生腹瀉。消化內科醫師王璞指出,腹瀉是一種很常見的腸胃道症狀,若是一天解便超過三次,或者大便性質變成稀糊狀,甚至水狀,就可以稱為腹瀉。大部分民眾拉肚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吃壞肚子。醫療上的放射治療與長期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都可能造成腹瀉。 若是腹瀉期間超過兩周,甚至長達一個月以上,就得要小心可能不是吃壞肚子或者病毒型感冒這麼簡單。許多病人都是腸道本身出了問題,才導致有慢性腹瀉現象。此外,大腸癌也可以用腹瀉來表現,因為部分腸道被腫瘤堵塞,固體的糞便無法通過,只剩稀水狀的糞便可被排出來,就成了水瀉。 醫師表示,除了大腸癌發生率越來越高之外,現在還有另一種稱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致上可分為克隆氏病以及潰瘍性大腸炎兩種,多半出現在10-30歲的年輕人或是60-80歲的老人家,常以腹瀉和血便來表現。這可算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因為身體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把自己的腸道當作外來入侵者而去攻擊腸道細胞,造成發炎反應引起潰瘍腹瀉等症狀。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因腸道處於長期反覆發炎狀態,將來罹患大腸癌機率較正常人高出許多,所以需常規接受大腸鏡追蹤檢查。一般急性發作期是以類固醇控制,長期需服用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或是新型的生物製劑等。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醫師季匡華表示,腫瘤治療方式大致可分為外科手術、化療、與放療,三種治療方式互相配合;當腫瘤發展位置或大小不適合手術切除,例如腦癌,就能夠利用機器針對癌病變部位,放出一定劑量射線,破壞癌細胞DNA,進而引起死亡,達到治療癌症效果,僅少部分大於5公分的癌症不能高劑量使用。 放射線是游離輻射,會產生自由基電子,目前醫療技術可以將放射線精準對在腫瘤位置,降低腫瘤周邊組織傷害,卻可以讓癌細胞基因破壞無法復原而死亡,在鼻咽癌、喉癌、食道癌、攝護腺癌、子宮頸癌、甚至肝癌、肺癌做到取代外科地步;但是胃與腸癌變使用放療必須特別注意,由於使用劑量太高可能出現破洞,如果引發出血或讓腸胃液體流到腹腔,生命危害風險就非常大。 季匡華補充,年紀較長的癌症病患,或癌病變發生在重要神經、大血管邊,由於外科手術風險高,就比較適合放射線治療;主治醫師必須評估治療效用,副作用最好控制在5%以下,最高不得超過10%,作為主要治療方式時,照射劑量必須在7000單位以上,若是使用在腸胃癌症的輔助治療,劑量則要在5000單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