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援助敘國難民 啟發關注人道救援

慈濟援助敘利亞難民模式經驗,是很好的借鏡參考,因此,三位慈濟志工受邀至立法院分享,相關部會代表特地與會聆聽。
慈濟援助敘利亞難民模式經驗,是很好的借鏡參考,因此,三位慈濟志工受邀至立法院分享,相關部會代表特地與會聆聽。

敘利亞,自2011年內戰爆發以來,至今已有逾五百六十萬人被迫逃離家園;土耳其,身為鄰國基於人道與區域穩定考量,已陸續接納超過三百六十萬難民;臺灣,三位慈濟志工看見戰爭帶來種種問題,他們在土國不忍這批難民受苦,從慈善、教育著手,到醫療、人文深耕,這份跨越宗教、國度、種族的大愛精神,企盼能影響國人一起關注國際救助、難民議題。

今年九月初,立法委員吳焜裕、尤美女、陳曼麗訪土耳其期間,前往參訪由慈濟基金會協助伊斯坦堡設立的敘利亞難民義診中心,以及慈濟成立的難民學校「滿納海國際學校」,進而認識了三位長年在土耳其援助敘利亞難民的慈濟志工胡光中、周如意、余自成,讚嘆他們是「在遠方傳播愛心的臺灣人」,不僅讓臺灣走向世界,也同時讓世界看見臺灣有能力為國際貢獻。

三位長年在土耳其援助敘利亞難民的慈濟志工胡光中、周如意、余自成(左起),被讚嘆是「在遠方傳播愛心的臺灣人」。
三位長年在土耳其援助敘利亞難民的慈濟志工胡光中、周如意、余自成(左起),被讚嘆是「在遠方傳播愛心的臺灣人」。

敘國難民在無依無靠、舉目無親的他鄉土耳其,煩惱的不僅是下一餐,更是那看不見的未來,三位來自遠方國度的臺灣人,在這些難民煩憂、絕望之際,主動關懷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安頓生活,並且成立診所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為了照顧受戰爭波及的下一代,更與當地政府合作建立學校讓難民們有受教育的權利。

從慈善、教育著手,到醫療、人文深耕,這份跨越宗教、國度、種族的大愛精神,企盼能影響國人一起關注國際救助、難民議題。
從慈善、教育著手,到醫療、人文深耕,這份跨越宗教、國度、種族的大愛精神,企盼能影響國人一起關注國際救助、難民議題。

慈濟援助敘利亞難民模式經驗,是很好的借鏡參考,因此,三位慈濟志工受邀至立法院分享,相關與會單位代表除了表示感動,也深獲啟發,希望作為難民來臺後續的準備思考。

敘利亞內戰造成人民流離遷徙,地處比鄰的土耳其接收大批敘國難民,對土耳其的內政、經濟、教育、甚至社會安全的顧慮,均帶來巨大挑戰,從他國的經歷回頭反觀臺灣,國人似乎普遍對難民議題較為陌生,然而,臺灣長期處於政治敏感的國際情勢關係,未來是否可能接收難民的安置,從政府相關單位到民間團體,應共商研討可行性的配套措施,以呼應國際人道救援的基本原則。

圖說:慈濟志工陳美羿(中)將三人援助敘國難民的過程紀錄出書《種在星月下的種子》,希望書香傳遞啟發人人善念。

(撰文、攝影/顏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