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鳥的「吃」只求活下去 野鳥覓食,只取自己所需 食物下肚,不過只為填飽腹笥

野鳥的「吃」只求活下去 野鳥覓食,只取自己所需 食物下肚,不過只為填飽腹笥

我們經常聽人說起「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一句諺語,也許每個人的解讀不盡相同,不過從中看到的警惕意思應該相去不會太遠,只是每次讀著總覺得上下兩句擺在一起,並非那麼對稱。

一千兩百年前柳宗元寫過一篇寓言文章,說有個善泳的人有一天遇到船難落水,卻因為腰纏千錢,再重亦不肯放棄,終於溺斃。柳先生不禁發出一聲「吾哀之」的歎息,不免對於人這樣的「愚昧」有所遺憾。想一想,這個人不肯放棄的終究只是身上的錢財,有些人卻為了積蓄那永不滿足的金錢,追逐那只有愈滾愈大的權力慾,不僅罔視別人生死,當然也不顧自己天良,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野地裏的禽鳥卻不是這樣。牠們終日忙進忙出,覓食不歇,為的只是讓自己能夠倖存天地之間,盡力不使短暫有限的生命突然結束。小鳥固然如此,猛禽亦無例外。鳥兒自從破殼而出,直到呼出最後一口氣,都只為了「活下去」,然而即使再努力奮鬥不懈,大自然也沒有「慷慨」地給與百分之百的保證─我想,大自然也許有那一雙看不見的叫做「演化」的萬能之手,只不過「演化」做工,不僅需要綿延漫長的時間,有時也會出現「差錯」,或者來不及「補正」的時候。

根據科學家估計,自從第一隻鳥出現在地球上,前後已有十五萬種不同的禽鳥曾經在這顆星球住過。如今,總計將近百分之九十四的鳥種已經先後滅絕了,也就是說完完全全從這顆星球上消失不見了。今天,全世界鳥類究竟有多少種呢?答案各家說法不一,大概在九千五百至一萬多種之間。

一般而言,鳥類對於雙腳站立的人類總是害怕的時候比較多,一旦有人靠近,立刻鼓動雙翅驚慌而逃。野鳥只有在專心覓食取食的時刻,最容易讓人接近,也最讓人有機可趁,至少這是我個人長年的野地經驗。我們都知道「螳螂捕蟬,麻雀在後」這句話,心中也多半隨之浮起一幅敘說這則故事的清晰畫面。然而我們可曾想過那看不見的畫面之外,麻雀啄食螳螂之際,誰又在麻雀之後呢?是人嗎?那麼,人之後呢?─也許是另一個人吧。

多年來我行走野地,觀察野鳥覓食只取自己所需;食物下肚,不過只為填飽腹笥。在我心中,野鳥的字典裏沒有「貪婪」這兩個字。人為財死,可以說是人自己的選擇;鳥為食亡,卻是不得不的冒險。所以這兩句話擺在一起,讓人總覺得不是那麼「公平」與「貼切」。

野地禽鳥的日子,每天都是一則則不同的求生故事。麻雀如此,鳳頭蒼鷹也沒有例外。好幾次,我幾乎都聽見牠們在大聲吶喊:「我要活下去!」

一張鳥嘴兩片喙,用途忒多

每一隻鳥都有一張嘴喙,大小與形狀卻有很大的不同,幾乎各式各樣的都有。有長有短,有直也有彎,有的又小又細,有的卻粗粗厚厚。有的形狀極為特殊,單憑一張嘴就可以認出牠是誰─至於顏色,更是五顏六色。鳥類的嘴巴,看起來好像只是食物進入體內的一個「口」,其實用途多多,舉凡整理羽毛,織巢鑿窠,捕蟲育雛,攻擊防禦,玩耍遊戲,甚至溝通訊息全仗它,獵食更不用說,比起人的雙手有過之無不及。

雁鵝、鴨子、紅鶴以及許多濱鳥的嘴喙,適於過濾水中食物;伯勞與猛禽的嘴喙則用來獵殺及撕裂獵物;吃種子的鳥類,就利用上下兩喙,彷彿老虎鉗子一般將種子強力壓碎,就以朱雀為例,上下咬合施力可以達到四十五公斤;鸚鵡,則可以用來幫助攀爬,移動身體。

如果說蠣 上下喙有如一把尖銳利鉗,用來撬開蠔貝,那麼啄木鳥的嘴喙就宛如鑿子,用來在樹身上鑿洞找蟲吃。黑面琵鷺與琵嘴鴨覓食的動作乍看極為相似,都是在水裏左右撈掃,其實牠們取食的方式並不一樣。琵鷺半張著嘴巴在水中來回打撈,敏感內壁只要一感觸口裏有蠕蟲、蝦米或小魚,立刻趕緊合攏;琵嘴鴨則是利用嘴邊梳狀篩板,快速而有效地濾食。

鳥的嘴巴一旦破損了,怎麼辦?

沒有嘴巴,怎麼吃飯?人與鳥都一樣。
鳥類嘴喙,猶如人的頭髮或犀牛的角,皆由角質素組成,上面布有薄薄一層的微血管與神經。「嘴」是鳥兒二十四小時的謀生工具,再堅硬用久了難免磨損,所幸大自然賜與牠不算緩慢的再生能力,能夠自己修復破損。鳥類的羽毛與爪子,也含有相同蛋白質,爪子亦具再生能力。爪子與嘴喙都是野地鳥兒獵食謀生的吃飯傢伙,畢竟一日不可或缺。

鳥嘴太過「專門」,不免「限制」了自己

不過話說回來,我常在想,鳥嘴所以大家長得不一樣,都是為了方便覓取不同食物,有朝一日這些食物倘若突然枯竭,或者棲息環境丕變,已經定了型的嘴巴一時來不及修正,生命恐怕就要遭受威脅。不是嗎?

舉個例子,如果所有的花卉不再綻放,蜂鳥還能吃什麼?─昆蟲嗎?更極端的例子是,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一種叫做「食螺鳶」的中型猛禽,不但只吃螺,而且只吃淡水蘋果螺,無數世代以來喙型早已特化,功能已經被塑定。如此單一不變的「依賴」,有一天,食螺鳶是不是很可能因此成為「天擇」的下一個被淘汰者?
一雙筷子吃遍天下,好像沒有必要再分成夾蔬菜用的筷子,或是夾肉的筷子吧。不過,蜂鳥的嘴巴不長成這個樣子,又怎麼吸花蜜?麻雀的嘴喙如果換成了黑面琵鷺的,還能啃瓜子嗎?「演化」的心裏在想什麼,盤算什麼呢?

鳥喙比人的嘴巴更敏感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我們哺乳類動物張嘴時候,能活動的只有下顎。鳥類的嘴喙看似僵硬,其實異常靈活,許多鳥種上喙與下喙的接合,倚靠宛如鉸鏈的關節,用的是類似「合葉」的原理,因此能夠張很大。

每次我在岸邊觀察長嘴半蹼鷸,總看見牠們只需略微張開嘴喙的尖端,就能夠彷彿裁縫機的車針般,輕鬆而熟練地上下起落,迅速地在看不見的泥淖中摸索蠕蟲,就是因為牠的上喙與下喙一樣靈活,當然喙端極為敏感也是重要因素。

鳥兒操作嘴喙能夠如此精確,皆因嘴喙觸覺極其靈敏之故。這樣的敏感打從出生就具備了。譬如鶯燕雀雛鳥嘴喙四周,通常滾著一圈厚厚似「唇」的軟墊,敏銳異常。親鳥餵哺,稍稍一觸,小嘴立刻彈簧般張開來,好大好大。

雛鳥嘴喙,通常看起來跟成鳥很不一樣,開口不但較大,喙緣顏色也鮮豔異常─這些都是用來「鼓勵」親鳥把食物塞進牠們的口裏,多多益善,也算是雛鳥求生的一種適應演變。看起來,雛鳥的嘴喙除了乞求餵食,似乎再也沒有其他用途。
涉禽的日常生活,尤其需要一張敏銳的嘴喙,因為覓食環境若非混濁的淺水區就是黤黑的泥灘,眼睛很難看見食物在哪裏。視覺派不上用場,只能依賴觸覺。涉禽的嘴喙尖端布滿了神經末梢,浮鴨的敏感則在嘴喙兩側。鴨子嘴巴不僅能夠感應食物的蠕動,甚至能夠分別,什麼是能吃的種子,什麼又是不能吃的泥塊砂礫。

鳥兒需要吃東西,當然也要喝水

鳥兒要活下去,就要吃東西,也需要喝水。
鳥兒所需水分,有的來自所獵取的食物。專吃昆蟲的鳥,還有猛禽,我們就很少看見牠們喝水,其他多數鳥種就得自己找水解渴。我們說鳥兒覓食取食之際,常是最缺乏戒心的時候,其實低頭飲水往往也是鳥兒容易遇害的時刻。例如那些住在乾旱地區的鳥類,不得不結伴在稀少的水窪中飲水,不過獵食者就是知道牠們在哪裏,常常就在附近埋伏。

有些小型鳥只需吸吸草葉上的雨滴露珠就夠了。有的譬如燕子,就貼著水面迅疾低飛而過,順勢張口撈水,宛如特技表演。不過大部分鳥兒都跟家裏養的雞一樣,喝水時先把嘴喙放低浸入水中,含滿後再昂起,水就骨碌碌滑入了喉嚨。鳩鴿之類的鳥種特別不同,只需將嘴喙浸水,直接「汲吸」,不用抬頭。

住在海邊討海為生的鳥兒,大部分水源也是來自大海。海水含有極高的鹽分,所幸牠們擁有一套極有效率,能將多餘鹽分排出體外的機能,才沒有被海水活活「鹹」死。

鳥兒為什麼總是吃個不停?

鳥,就像其他動物一樣,「必須」也「必需」吃才能活命─自從破殼而出,眼睛尚未睜開,就汲汲吃食了。每次觀察鳥類育雛,總感覺雛鳥的喉嚨,彷彿通向一口看不見底的囊袋。

仔細觀察,一天下來,禽鳥花耗在覓食取食的時間最多,讓人不禁認為鳥活著只是為了吃。其實這樣說並不公平,鳥兒所以吃,不過也是為了求能夠活下去罷了。

一般說來,鳥類的新陳代謝極其快速,體溫也比人類高。鳥兒做什麼都很快,跑得快,飛起來更快,心跳也很快,無論大鳥小鳥,都需要大量食物來滿足這樣的需求。就拿嬌小蜂鳥來說,新陳代謝率幾乎有大象的一百倍,因此每天所攝取的食物等同於自身體重,好比體重六十公斤的人,短短一天就吃下了六十公斤的食物。遇到長途遷徙前,甚至高達兩倍之多。

鳥兒從一出生幾乎就吃個不停的另一個原因是,許多鳥類的成長期僅有短短一段時間。換句話說,五月孵出的小鳥,九月時候就得搭上第一次遷徙的班機,不然也要準備好應付一生裏第一個冬天的考驗。基本上,就以全身無毛的晚熟型雛鳥為例,即使這些鳥類主要以穀粒草籽為生,親鳥每天仍需餵哺大量昆蟲,直到離巢之後。昆蟲含有豐富蛋白質,不僅可以促進雛鳥發育,也能提供離巢後飛行所需的「燃油」。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禽鳥每年必須更換羽毛,有的一年兩次有的一次。鳥類換羽比哺乳類動物脫毛生髮,更耗損體力。更重要的,我們不要忘記,絕大部分鳥兒的日常生活,幾乎無時無刻不依賴飛行,然而飛行卻是十分「耗油」的行為。

一隻鳥,每天需要吃多少東西?

左右的因素很多。
不但食量要看這隻鳥的大小,還要看牠吃的是什麼,營養成分有多少,甚至季節的不同,天氣的好壞,那一天的活動量大不大,等等都有關係。

雖說覓取食物是鳥兒每日必須全神貫注的主要「工作」,一天究竟要吃多少餐,一餐要吃多少,每一種鳥都不一樣。一般說來,體形較小的鳥類因為新陳代謝較快,體熱喪失也快,進食次數自然比較多、比較密。最明顯例子莫過蜂鳥,每天至少需要消耗與其體重相等的花蜜或糖水,外加多達二千隻極細微的飛蟲。雖然一隻蜂鳥的體重不過大約三公克,可是一口花蜜又能有多少量,一隻小飛蟲又能有多重?─蜂鳥雖小,一邊頻頻進食,卻也一邊不停快速燃燒消耗能量。

有人研究,冬天的山雀為了維持體溫,一天活動,十之八九都在覓食取食。體重只有十一公克的煤山雀,一天大概可以吃下體重百分之三十五,亦即大約三點二公克的食物;然而體重八十五公克的冠藍鴉,卻只需八點五公克的食物。有些鳥種,譬如體形比臺灣巨嘴鴉大一倍以上,重達一點二公斤的渡鴉,食量更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多,只有其體重的百分之四,四十八公克。有一種與我們臺灣環頸雉同科,但大小大概僅有一半,叫做柳雷鳥的松雞,一天卻只要一餐就可以活了,其實不少松雞都是如此。一般秧雞生性隱密,例如白腹秧雞多半只在晨昏出現,我不免懷疑牠是否一天只吃兩餐。至於較大型如禿鷲之類的猛禽,一頓大餐飽食之後,大概好幾天可以不必再進食了。

說了這些,只想讓大家有一個比較具體的了解,鳥兒吃多吃少,究竟怎樣算是「多」,怎樣算是「少」。莫小看煤山雀一天只吃三點二公克食物,牠的體重不過十一公克而已。請問,你的體重有多少?不妨換算一下,如果以這樣的比例,一天吃進肚子裏的食物會有多少呢?難以相信吧。

鳥類吃的食物,各式各樣都有,營養價值也不一。一般來說,吃蟲蟲的鳥,食量就沒有吃草的鳥種大。譬如加拿大雁鵝主要以草葉種子、藻類、植物的根為食,因此大概眼睛睜開的時候,就是不停地吃。有人計算,五十隻大雁每年可以生產二噸半的排泄物,可想而知牠吃下肚子裏的又有多少。我想草葉的營養不高,應該是主要原因。大雁平常吃素,繁殖季節育雛期間也會吃些水生無脊椎動物、昆蟲小魚,以及一點甲殼類或軟體動物,以補充營養。找不到食物的時候,倒是三十天不吃東西還可以活命。

冬天時候,小鳥為了維持體溫,難免吃得比夏季多。就以麻雀為例,在攝氏零下十五度的情況下,如果不吃東西恐怕小命就保不住了,不過若在夏季,三天沒有進食勉強還可以存活。那些需要長途遷徙的鳥類,出發前有一段時日更是需要密集進食,囤積脂肪,儲蓄燃料。

所以,一隻鳥每天究竟要吃多少東西,不僅不同鳥種有不同食量,即使同樣的鳥,也會因為種種因素的變化而有所差異。

有些鳥兒就是愛吃魚吃肉

全世界萬種的鳥兒,都吃些什麼呢?

仔細想想,那麼多種不同的鳥兒,雖然大家吃的不盡相同,大概只要能吞得下,幾乎沒有不能吃的東西。說真的,即使不能吃的有時候竟也吃了下去。

一般而言,有幾樣比較典型的「鳥食」,茲列舉如下。
第一種就是昆蟲。昆蟲是目前全地球陸地上為數最多的動物,難怪許多鳥類都以昆蟲和其幼蟲為主食。很多吃昆蟲的鳥,除了也吃點蜘蛛之類的小型節肢動物,就很少再吃別的了,不過吃植物的鳥卻經常捕食昆蟲,拿昆蟲當作營養補充品,尤其養小孩的時候。

吃昆蟲的鳥,我們比較熟悉的有:樹鶯、柳鶯、鷦鷯、畫眉、鶲、大小卷尾、鶺鴒、鉛色水鶇、歌鴝、紫翅椋鳥、鷦鶯、茶腹鴴、燕子、山雀、黑枕藍鶲、山椒、小啄木、杜鵑、蜂虎,以及不可遺漏的夜鷹與佛法僧(臺灣有名的過境鳥)等等。絕大多數吃昆蟲的鳥,都是在枝葉間或地上覓食,再細小的蟲卵都逃不過牠們尖銳的眼睛,譬如褐頭鷦鶯,蚜蟲就是一隻一隻挑起來吃的。

再來就是魚,吃魚的鳥總離不開「水」,淡水的鹹水的都有。魚,確實美味,我們人類也很喜歡,只是吃法不同。海鳥當然以魚為主食,三餐不可或缺。躲在草澤中的蒼鷺、徜徉水邊的鷺鷥、巡弋天空的魚鷹、難得上陸的鷿鷈、溪釣高手翠鳥、自己捕魚也幫人類捕魚的鸕鶿,這些鳥類也都是嗜魚饕客,雖然吃法大家只有「生吞」一種。

鳥類捕魚方式不一,很多都是凌空攻擊。魚鷹與燕鷗俯衝下水之前,多會先在空中定點振翅,翠鳥偶爾亦如此。塘鵝與鰹鳥齊聚天空,彷彿萬箭齊發,紛紛「射」向海中魚群。蛇鵜與鸕鶿在水裏追捕靈活魚隻,為了增加游速,身上羽毛並非完全防水,身體一入水就「濕」了一半,潛力也就增加了一半。企鵝為了提昇潛水效率,骨骼就比別的鳥類沈重了一些。

至於吃肉的禽鳥,一般專指依靠打獵謀生的鳥種,譬如猛禽或貓頭鷹。禿鷲則專門撿食現成的死掉動物,雖然其他猛禽,例如黑鳶也會撿拾腐食,但只能算是業餘。倘若把標準放寬,不管吃多吃少,也不論專業或業餘,只要菜單裏有「肉」的鳥種─全世界萬種鳥類,大概占了三分之二。

依食性的不同,這些「肉食者」可以分成好幾類,有的專門獵捕兔子老鼠,有的嗜殺別的小鳥,有的偏愛大小爬蟲,不一而足。伯勞非屬猛禽,菜單上列出來的「肉」卻不少;至於其他鳥種,有不少偶爾也開戒吃葷的「投機者」,例如喜鵲,若有機會也會在河邊撿食死魚。

動物的營養價值固然比較豐富,捕食卻需要較高的技巧,以及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體力。

有的鳥兒卻是吃素

我們知道,哺乳類動物吃葉子過日子的很多,然而全世界吃葉子為生的鳥類大概只有兩種,一是南非的白背鼠鳥,一是南美的麝雉。樹葉所含營養不高,一吃就要吃很多。不吃葉子,但愛吃果實榖粒草籽的鳥兒卻不少。植物有季節性,鳥兒一年中可以選食的食物就多元多變了。譬如南美的灰頭草雁,平日吃草,但有時也吞噬花朵,以補充所需維生素。

全世界主要或完全以花蜜花粉為食的鳥兒,包括蜂鳥在內,大約有一千五百多種。這些鳥大半住在熱帶地區,澳洲也有一些。

種子營養不少,又容易消化,因此吃植物的鳥類以吃種子的最多。很多小型鳥常常有結群覓食的習慣,一大群又一大群,往往變成了破壞農作物的害蟲。種子不若水果易腐爛,通常可以保存一段很長的時間,有的鳥兒就懂得「好天要存雨來糧」,真的做到了「秋收冬藏」。許多山雀、鴴鳥、啄木鳥以及鴉科鳥類都有這樣的行為,臺灣藍鵲就是其中之一。

說起來不少鳥兒喜歡吃水果,但似乎沒有哪一種鳥一天三餐僅以水果果腹。說鳥兒愛吃水果,意思只是吃很多,或者像我們人一般,飯前飯後固定吃一些。住在溫帶地區以昆蟲為食的鳥類,到了秋冬就改吃當季水果。住在熱帶與亞熱帶的鳥兒更幸福,終年可以享受不同的新鮮水果,只是有時候不免要跟猴子松鼠搶食。

樹頭的水果,鳥兒都懂得辨別生熟。幾分生幾分熟最好吃,鳥兒似乎也都知道。我們人愛吃的,鳥兒也愛。新鮮的當然好,即使落在地上受了輕重內外傷或熟過頭,人不要的,鳥兒也不嫌棄。有時吮吮汁液,有時專挑果肉吃,小粒的就整顆一口囫圇吞下去,籽子乾脆不必吐了,還可以幫果樹傳播種子做好事。

還有所謂的「雜食」,葷素不拘

另外還有所謂的「雜食」,也就是說,什麼都吃,葷素不拘。這個吃一些,那個吃一點,人製造的垃圾也不在意,說起來這不過是鳥兒求生的根本─很多時候為了活命,就不得不想辦法適應。臺灣藍鵲、黑鳶、海鷗,還有白頭鵰,就跟烏鴉一樣,也會在垃圾堆裏埋頭挑食。這類禽鳥,也比較能夠適應城市鄉鎮,跟人一起生活。

雜食鳥類,最典型的就是我們臺灣稱為「紫翅椋鳥」的歐洲椋鳥,膽子大,侵略性強,從昆蟲到廚餘,有什麼吃什麼,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有椋鳥進來,立刻迅速四處繁衍的理由。當然,也並不是所有雜食鳥類都這麼「大膽」。

鴨子進出水域與泥灘之間,不論種子、水生植物或小魚,看得見的統統都吃。陸上的鵪鶉、鷓鴣與雉雞,習慣地面上到處耙耙抓抓,找東西果腹,家裏養的雞亦是如此,只要放著牠們四處亂跑,種子花卉、昆蟲蚯蚓,甚至人稱「鼻涕蟲」的蛞蝓,可以說百無禁忌─禽鳥世界中,大概就屬牠的菜單最長了。

有些鳥兒對於吃有特別的「癖好」

喜馬拉雅山的雪松雞以及新幾內亞的侏儒鸚鵡,就愛吃苔蘚地衣;蜂鷹偏食各類蜜蜂;南非的Secretary Bird跟臺灣的大冠鷲一樣,專門挑蛇祭胃;撲動鴷用舌頭沾黏地上的螞蟻,一隻又一隻;尖喙地雀好像「吸血鳥」,專愛吸吮鰹鳥的血;甚至烏鴉、海鷗有時候也會撿大便─說來說去,好比有人三餐沒有生嚼大蒜,就感覺彷彿沒吃飯。

鳥兒一張嘴巴兩片「喙」,各有各的嗜好,我們不能爭辯。

鳥兒怎麼消化食物呢?什麼又是「嗉囊」?

談鳥類的「吃」,不能不談牠的「消化」。
大體上,鳥類的消化流程與哺乳類動物沒有很大的差異,只是有幾個器官,例如嗉囊、腺胃、砂囊以及泄殖腔,皆屬於鳥類特有。

鳥類消化食物又快又有效率,都因為牠們必須在極短時間內,供給新陳代謝需求孔急的能源。此外,我們知道絕大部分鳥類都以飛行替代奔跑與行走,若要飛得快,就得縮短食物停留體內的時間,以求減輕飛行負擔。

鳥兒進食,食物由「嘴喙」穿過食道,然後很快到達了「嗉囊」。嗉囊由食道擴充而成,伸縮自如,主要用來暫時貯放食糧。有了嗉囊,鳥兒才能於最短時間進食大量食物,而後再慢慢進入「胃」中消化。嗉囊除了具備貯存功能,囊內食物也在此先予一番潤濕軟化,算是後續真正消化前的準備。這樣的器官,對於鶯燕雀吃種子的小型鳥類尤其重要。

嗉囊雖是鳥類特有器官,並非只有鳥類獨有,但也不是每種鳥兒都有,譬如鶴、鵝、鴨子、海鷗、蒼鷺、企鵝與貓頭鷹就都沒有嗉囊。必要時候,這些鳥兒就將食物暫時貯放食道中。

現代的鳥類,口內皆無「齒」,無一例外。
嘴巴對鳥來說,僅是覓食進食的工具,田鼠與小鳥之類較小哺乳動物,以及大小魚隻,鳥兒都是連骨帶刺一口囫圇吞食。鳥兒的食道極具彈性,可以隨意擴充,譬如我們經常看見夜鷺,竟然活生生把一條我們認為根本不可能吞得下去的魚兒吞下去了。我也好幾次親眼目睹大蒼鷺,極有耐性地花了一個多小時,甚至更久時間,把好大一條魚慢慢地一寸一寸硬是吞了下去,脖子鼓得像似小腹一般大。
你知道嗎?那些寧願走路不愛飛翔的松雞,有的嗉囊可也是用來發聲的盒子。

眾鳥之中,鳩與鴿的嗉囊尤其特別,當親鳥開始哺育幼雛,最初三個星期,公母親鳥的嗉囊都會分泌一種叫做「鴿乳」半固體的黏稠物質,含有比人乳牛奶更豐富的蛋白質與脂肪。雛鳥剛孵出的幾天,「鴿乳」就是唯一的食物,一陣子之後,親鳥才會再添加一點經過「鴿乳」軟化後的種子,當作副食。小鴿子喝「鴿乳」時,都要將自己的嘴喙伸入親鳥嘴內,以刺激親鳥分泌餵哺。

喝「奶」的鳥兒,不是只有鴿子一種

提到了「鴿乳」,我想趁此機會單獨另闢一段,談一談這有趣的題目。
「鴿乳」,簡單說就是小鴿子喝的「奶」,不過鴿子並非鳥類世界中唯一用「奶」育雛的鳥種,目前所知,另外還有紅鶴與帝王企鵝也有相同行為,若是一律改稱「鳥奶」,或許比較恰當。

鴿乳的蛋白質含有抗氧化劑,可以提昇免疫力,科學家做過實驗,用添加了「鴿乳」的飼料餵養雞隻,體重可以增加百分之十六。鳩鴿鳥類以「鴿乳」取代昆蟲的餵食,補足了雛鳥所需的蛋白質。

紅鶴的奶乳所含蛋白質雖然不如「鴿乳」多,但脂肪勝過不少。紅鶴的「奶」並非由嗉囊製造,而是由上消化道內的腺體所分泌。小紅鶴在嘴喙的濾器尚未完全長成之前,就只吃這個奶,時間大概長達兩個月。紅鶴以奶育雛非常重要,因為紅鶴幾乎完全只吃絲狀的藍綠藻,不吃別的,小鶴嘴內沒有濾器,就無法自己進食。因為吃了藍綠藻的關係,鶴乳呈紅色,小時候渾身白羽的小紅鶴先將這些色素儲藏肝內,長大後再逐漸分泌沈澱於羽毛中,就這樣─小「白」鶴遂變成了小「紅」鶴。

南極帝王企鵝母鳥產下唯一一顆蛋之後,就交給公鳥獨力孵養,自己則長途跋涉出海覓食。長達六十天,公鳥滴食未進。小鳥孵出時如果母鳥尚未回來,公鳥就會暫時以食道分泌出的奶乳餵食,直至母鳥返回。

這三種不同的鳥類,各自演化出不同的「哺乳」方式,解決了各自不同的問題。

鳥兒的胃為什麼有兩個,有何不同?

食物在「嗉囊」裏停留一段時間之後,會繼續移動,進入狹長紡錘形的「腺胃」。所以稱為「腺胃」,正是因為胃內有許多能分泌消化酶與胃酸,用來分解食物的腺體。腺胃不如嗉囊大,也比砂囊小。

一般說來,大部分鳥的「胃」可分成兩個部分,或者說鳥類有一個胃,但有兩個分開來的工作室─一個叫「腺胃」,一個叫「砂囊」。食物先進入了腺胃分解成小分子,然後再跟那些剩下來無法分解的,一起轉進下面的砂囊。腺胃位於砂囊之前,所以又有「前胃」之稱。依工作性質而言,它與人的胃十分接近。腺胃所分泌的胃酸,酸度極高,尤其是吃魚吃肉的禽鳥。

簡單地說,「腺胃」負責的是化學消化,「砂囊」負責的是物理消化,兩者做的工有什麼不同,這麼說或許就更清楚了。

「腺胃」負責分解,「砂囊」負責研磨

食物在腺胃內,經過化學程序,被分解成可以吸收的養分,不能分解的則一併再繼續轉入「砂囊」。砂囊是一個肌肉非常發達厚實的囊袋,內壁布滿縱橫交錯、韌性十足的皺褶,因此又稱為「肌胃」,以別於「腺胃」。如果我說很多人都愛吃的「雞胗」,就是雞的「砂囊」,也許就不難明白鳥類所謂的「肌胃」是什麼了。
鳥類的砂囊,等同哺乳動物的上下顎與牙齒,但比我們人類的更強悍許多。「砂囊」猶如一座日夜不停的磨坊,或是一臺超級研磨機,食物在此進行高壓碾碎與研磨。

你知道嗎?北美鴛鴦的砂囊可以將一顆胡桃磨成濃湯,海番鴨不費力就能將整粒蠔蚌研碎。科學家做過實驗,火雞砂囊能夠將半截馬口鐵管子擠壓變形,人如果使用鉗子,就得需要兩百公斤的壓力才能達到相同效果。火雞的砂囊,還可以輕易就將鑰匙或不銹鋼湯匙,扭曲折彎。

其實許多鳥類終年所吃食物,並非一成不變。食物一旦改變,砂囊往往也跟著產生變化。例如冬天時節如果吃的是種子,砂囊就會比較「硬」,到了夏季改以昆蟲為主食,砂囊也跟著變「軟」。對於吃種子的鳥類來說,砂囊比腺胃更為重要。
大體上所有鳥類消化系統都一樣,只是每個器官大小並不相同,因為每種鳥類吃的東西各自不同。譬如雜食的綠頭鴨,嗉囊與砂囊就特別發達,顯得比較大。

砂石沒有營養,有些鳥兒為什麼撿起來吃?

不少吃種子的鳥類,為了提昇肌胃的「火力」,往往會固定吃進一些石礫砂子,用來幫助研磨食物。「肌胃」所以又稱「砂囊」,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我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雞,一邊覓食一邊撿拾砂石的習慣。除了雞鴨、雁鵝,還有燕子、朱雀也一樣。科學家發現鴕鳥的砂囊中,日積月累,這樣的助磨物稱一稱居然有一公斤之重,大半都是小石子,有的直徑竟有二點五公分─一枚新臺幣一塊錢硬幣的直徑是二公分,這些石子有多大,想想就知道。

很不幸,這樣的習慣也有不好的一面。很多鳥兒吃進肚子裏的,五花八門,幾乎什麼都有,甚至包括了金塊。以前的獵槍子彈都是鉛製的霰彈塊,鳥兒不小心總會撿到散落野地的碎彈。鉛有毒,吃進了肚子裏會攻擊鳥兒的神經系統,造成癱瘓,每年因此不幸喪生的雁鴨無計其數。加拿大終於在一九九七年,也跟著美國全面禁止狩獵使用鉛製霰彈。

無法消化的殘餘食物,就做成「食繭」

有些鳥種習慣「大魚大肉」,遇到小型獵物總是整隻囫圇吞嚥,無法消化的羽毛、牙齒、骨頭等,就由砂囊製作成「食繭」。這些殘餘物質因為無法繼續通過鳥兒的腸道,只有反其道而行,由嘴喙反吐而出,最典型的例子是貓頭鷹。我們人類吃肉不吞骨頭,吃魚刮鱗又剔刺,所以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一顆食繭的製成,依鳥種的不同以及食性的差異,一般需要五至十個小時。排出的時間則在進食之後,大約十至十六個小時。
食繭不清,消化管道受阻礙,鳥兒就無法再進食。

鳥類反吐食繭時,狀如嘔吐,彷彿貓兒吐「毛球」,一臉痛苦模樣,其實對鳥兒的身體半點無害,反而是維持消化系統健康,必須的舉動。

除了貓頭鷹,還有別的鳥類也有反吐食繭的行為嗎?

是的,有幾種我曾經親眼目睹,譬如翠鳥、蒼鷺與鵰隼之類猛禽,另外我又花了一些力氣粗略查證,發現不少鳥種也都有這樣的行為,粗計有伯勞鳥、海鷗、燕鷗、河烏、鷿鷈、鸕鶿、秧雞,以及鴉科鳥類等等,有些小型鳴禽如鶲科也是。
第一次知道這些平日熟悉的鳥種,也有反吐食繭的有趣現象,不免略吃一「驚」,因為我們極少聞悉專家提起,我相信除了這些應該還有別的。

最後的「出口」泄殖腔─一口三用

吃進的食物,無論有沒有反吐食繭的習性,最後都要進入腸道。
鳥類的小腸與哺乳動物相近,也有十二指腸、空腸以及迴腸之分。整個來說,鳥兒的消化系統,平均大約身體長度的八倍。不過,有些鳥種,譬如雨燕只有三倍,然而鴕鳥竟有二十倍之長。

鳥兒消化速度極快,以紅頭禿鷲為例,一條長達一公尺的蛇不到九十分鐘就清潔溜溜了,一般食物只要半個小時,當然有時也有例外,有的竟要十幾個小時才消化得掉。人類食物吃入口,大概十五個小時才會到達直腸。

小腸負責吸收養分,剩下來的就進入大腸,大腸主要的功能就是吸收最後的水分、電解質以及賸餘的養分,並將廢物排除,跟哺乳動物沒有不同,不過比起來短很多。
大腸之後就是「泄殖腔」,亦即消化道、生殖道、尿道三者的共同出口─換句話說,鳥兒不管下蛋或大小便,都使用同一個「口」。鳥類的小便通常呈白色,大便有的褐色有的綠色,端看剛才吃了什麼。西方人有一句老話:「You Are What You Eat.」,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