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專訪聯合國難民署官員 「人為了有尊嚴的活著,會展現驚人的意志力」

上網蒐集出國資訊,總有幾個國家在外交部發布的「旅遊警示」列表上永遠是橙色、紅色。也是同樣的國家,在新聞中總是救難隊與屍體交錯出現、一片混亂,那裏有受苦的人群,也有英雄般穿梭的記者和人道組織,但除此之外的,我們都一無所知。

近日台灣出版一書《三點半後不收屍:人道救援工作者的全球救援行動紀事》的作者、同時也是聯合國難民署新聞官的葛若鄰(Caroline Gluck)24日接受風傳媒專訪。葛若鄰曾在新聞界任職十多年,隨後親身投入人道救援組織。她在BBC擔任國際新聞記者時,曾於2004至2008年間派駐台灣、和台灣有不解之緣的她,最想將所見所聞分享的對象,就是台灣民眾。

《三點半後不收屍》的作者葛若鄰。(王穎芝攝)
《三點半後不收屍》的作者葛若鄰。(王穎芝攝)

《三點半後不收屍》的作者葛若鄰。(圖/王穎芝攝)

「3點半後請勿送進遺體。」

2010年,海地經歷規模7.0強震,近5萬人死亡、受災人數超過300萬。葛若鄰和她當時服務的國際樂施會(Oxfam),是災後幾天第一批趕到海地的人,眼前所見深深震撼了她,翻閱《三點半後不收屍》,也可以發現海地的記憶貫穿全書。

「大部分人都覺得,難民就是坐等別人的援助吧!但事實完全不是那樣。」葛若鄰說,有別於無助的印象,映入眼簾的,是多數海地人民和難民面對重創,都會打起精神、想辦法自力救濟。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震災的翌日,海地人民已經開始振作、自力救濟。(圖/Caroline Gluck)

葛若鄰說,儘管才剛經歷恐怖災難,她親眼看著海地災民從斷垣殘壁中拾起磚瓦、家具,已經開始搭建臨時住宅,也能和平共享為數不多的賑災食物,「人類為了有尊嚴的活著,所展現的意志力真的很驚人。」她說。

除了見證災民的堅韌,從新聞工作第一線轉換跑道,雖然在人道救援組織一樣是擔任新聞官,但葛若鄰說,她得以更深入探訪每一個救援現場,也從全新角度了解人道救援的工作。

《三點半後不收屍》一名就來自她對人道救援的第一眼印象,那是貼在海地醫院停屍間的一張告示,看似冷血無情的一句話,卻凸顯了救援組織的工作本質。原來震災當下太過混亂,屍體從四面八方湧進,連清洗用的自來水都無法供應,工作人員不得不建立工作規範以免進度延宕不前。

「記者報導新聞,而人道工作者要做的,是想辦法為失序環境建立秩序。」葛若鄰說。

葛若鄰
葛若鄰

告示以法文寫著「三點半後請勿送進遺體。」(圖/Caroline Gluck)

記者 vs 人道工作者

轉往人道工作更貼近難民生活,葛若鄰表示,她也慢慢學到身為記者時不曾注意過的事情。身在救援第一線的她說,見過太多來自各國的記者,有的非常專業,有的記者問出的問題卻讓她直搖頭,「記者也是需要學習的,學習給予受訪者空間、學著如何對待受創的人,」她說。

葛若鄰也說,以往當記者時把事件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就夠了,但在救援組織常駐,才了解到救援並非發下糧食、衣物就好。因應不同災難發生地,可能有各種環境、人為因素需要救援者改變作法,例如女性災民比男性需要更多廁所等等,甚至需要主動出擊、嘗試解決造成貧窮的根本因素。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海地震災後2年,葛若鄰重返當地,驚喜發現當初的災民朋友生活逐漸步上軌道。(圖/Caroline Gluck)

親臨敘利亞難民潮 見證人性溫暖

葛若鄰現任聯合國難民署(UNHCR)駐巴格達(Baghdad)新聞官,談起敘利亞內戰後所見的景象,表示只能用「錐心之痛」形容。很多敘利亞人原本都過著安穩生活,結果流落到環境極差的難民營,失去工作與尊嚴。更糟的是,很多簡單的低薪工作只有孩子能做,為了生活,難民兒童只能離開教室、開始擔負起一家生計。「我們都說,他們是丟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葛若鄰與巴格達難民營的孩子合照。(圖/Caroline Gluck)

除了難民受苦,接待難民的國家也面臨各種層面的龐大挑戰,葛若鄰說,當世界將注意力放在歐陸難民危機,但其實接收難民最多的,是本身並不富裕的中東國家,土耳其已接納超過200萬難民,而在只有人口不到500萬的黎巴嫩,難民更是佔了總人口的1/4。

葛若鄰分別駐守過UNHCR在黎巴嫩和約旦最大的難民營:札阿塔里(Zaatari Camp)和阿茲拉格(Azraq Camp),這兩個國家原本就有數十萬巴勒斯坦難民,但神奇的是,葛若鄰卻說她從未聽過暴動或衝突,無論是當地人或先來的難民,都很能彼此體諒、互相包容。

葛若鄰
葛若鄰

札阿塔里難民營全景。(圖/UN_Zaatari Camp Factsheet October 2016)

黎巴嫩廣開收容大門:現在是我們報恩的時候

葛若鄰分享,1975年至1990年黎巴嫩發生內戰時,也有很多人逃到敘利亞避難,她所遇見的黎巴嫩人都認為,現在剛好能回報當初的善意。因此儘管經濟每況愈下,黎巴嫩人民還是張開雙手接納敘利亞難民,葛若鄰不住讚嘆,「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很神奇。」。

但話鋒一轉,葛若鄰也感慨,這些國家幫助了數百萬流離失所的人,日前英國宣布將在5年內接收僅僅2萬人,還顯得心不甘情不願,「我為自己的國家感到可恥。」一直掛著溫和微笑的她,也忍不住說了重話。

不能只是對重度傷患貼個OK繃

葛若鄰說,很多難民當初都以為只是暫時躲避戰火幾個星期,想不到內戰一打就是6年,「太久了、實在太久了。」她不平地說,敘利亞戰爭是政治問題,人道救援組織所能提供的幫助,就像是在重傷的人身上貼個ok繃而已,而有能力解決問題的美國、俄國、中國等強國,卻顯得漠不關心,於是和平協議一再延宕,內戰也沒完沒了。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葛若鄰。(圖/Caroline Gluck)

熱愛台灣的葛若鄰選擇在台灣率先出版她的人道救援紀事。(圖/Caroline Gluck)

但是,葛若鄰深信,只要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改變現況,這也是她寫下此書的心願之一,葛若鄰也以日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白盔隊」敘利亞民防隊(Syrian Civil Defense,/ White Helmets)為例,「不只有國際組織能做好事,很多小的組織也做得很好。」她認為,同樣的道理,只要多一點關心,「每個人都能帶動身旁的人,就此改變周遭人們的漠不關心」。


相關報導
永遠改變生命的幾秒鐘:《三點半後不收屍》書摘(2)
讓好奇心廣及全世界:《三點半後不收屍》書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