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隱私權睡著了! 善用瀏覽器拒絕廣告追蹤

記者甘偉中/綜合報導

當我們在瀏覽網際網路時,所使用的瀏覽器或正在閱讀的網頁,都有可能偷偷地在背後,將我們的個人資料傳送給別人。如果你並不希望自己的資料被第三方取得,那麼在新版瀏覽器內,就有提供設定讓你有拒絕的權利。

這些傳送出去的個人資料,大都是用來做廣告投放的參考,當廣告商越了解消費者,就越能精準的顯示消費者有可能購買的商品。有些人會希望看到自己有興趣的的廣告,不過有些人卻希望在網路上,越少人知道自己的資料越好,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各大瀏覽器內提供的拒絕追蹤功能(Do Not Track,DNT),來表達你不希望隱私被傳送出去的意願。

拒絕追蹤的概念最先由微軟 IE 所提出,而由 Firefox 先實做出來,目前這兩款瀏覽器的最新版都已經支援拒絕追蹤的功能。Chrome 瀏覽器目前尚未將此功能內建,但是有官方擴充功能,安裝之後就可以有相同的效果。

▲ 在 Firefox 的選項→個人隱私頁簽中可以設定(圖片取自/程式介面)

▲ 在 IE 的安全性→追蹤保護中可以設定(圖片取自/程式介面)

▲ 從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可以下載到 Keep My Opt-Outs 擴充功能,具有相同的效果(圖片取自/程式介面)

若是好奇想知道,到底瀏覽器、網站有沒有將我們的資料傳送出去,Firefox 也有一個附加元件「Collusion」,可以顯示資料被傳送的狀況,如:是哪個網站把資料傳送出去的,傳送給哪些網站,以及這些網站彼此的關聯。

▲ Collusion 可以顯示追蹤資料被傳送的數量、方向、對象(圖片取自/程式介面)

拒絕追蹤的觀念提出之後,網際網路界有越來越多的機構支持,如 Yahoo、Twitter 都已經宣佈加入 Do Not Track 的行列,當瀏覽器設定為拒絕追蹤時,這些網站就不會再把訪客的資料傳送給第三方。

根據 Mozilla 所做的調查顯示,有 8.6% 的 Firefox 桌面用戶及 19% 的 Firefox 手機用戶會啟用拒絕追蹤的功能;而在 140 個國家的 10000 個 Firefox 用戶中,有 49% 認為啟用拒絕追蹤的功能時,他們的隱私權有被受到尊重;對於支援拒絕追蹤的網站,這些用戶也會提高對他們的信任度。

其實如果網站不守規定,即使在瀏覽器內設定為拒絕追蹤也是無用,隱私照樣還是會被傳送出去。不過各大瀏覽器也都有提供更高層級的安全功能,如 IE 的 InPrivate 瀏覽、Firefox 的隱私瀏覽模式、Chrome 的無痕式視窗等,開啟這些模式時,才是真正可以隱藏自己的身份。

某些個人資料提供給網站未必不好,是的確可以達到更為客製化的瀏覽體驗,比如搜尋餐廳時,大部分人還是希望查到的是自己家裡附近的餐廳,而不會是美國的餐廳吧。拒絕追蹤的功能,比較像是網際網路業者與用戶間彼此的尊重,「我願意把我的資料提供給你,但是當我說不的時候,就請你不要再給別人」,在開放而互相尊重的環境下,才有可能達到便利而又安全的瀏覽體驗。

資料來源:

Do Not Track Gains More Support around the Web | Mozilla Privacy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