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貴、能玩的太少、設計古怪?BGR評點遊戲史上10大「最糟主機」

諾基亞N-Gage。(圖:BGR)
諾基亞N-Gage。(圖:BGR)


諾基亞N-Gage。(圖:BGR)

科技網站《BGR》報導,在相對短暫的遊戲主機發展歷史上,過往存在著許多不甚成功的案例,主機不賣座可能有各種原因,包括遊戲推出種類太少、價格過高等等,但有時候單純只是因為它們真的不好,網站現遴選出十大「史上最糟遊戲主機」並加以簡介。

1. 1994 年,Sega 32X

32X 的誕生打從一開始便是個壞主意,1994 年推出時,它本來的定位是 Sega Genesis 主機的附加裝置。但直到隔一年 Sega Saturn 主機問世時,開發商對其均興趣缺缺。只有 32 款遊戲係為了 32X 打造,雖然它自豪擁有 32 位元圖形效果,卻鮮有開發商利用此一優點。最後史上 32X 的銷售紀錄僅有 65 萬台。

Sega 32X。(圖:BGR)
Sega 32X。(圖:BGR)


Sega 32X。(圖:BGR)

2. 2003 年,Nokia N-Gage

諾基亞 (Nokia Corp.)(NOK1V-FI)(NOK-US) 結合遊戲設備和行動電話的概念很新穎,遺憾的是執行結果看起來實在不理想。要操控遊戲又要打電話,讓這台機器上的按鍵多到尷尬。

2003 年間推出時,N-Gage 的定位在於對打當時任天堂 (Nintendo Co.)(7974-JP) 熱門的 Game Boy Advance,但成績無法提升,開賣 2 個月銷量僅達 5000 台,跟 Game Boy 的比率根本是 100:1。

令人驚訝的是,N-Gage 還繼續推出了一台後任機名為「N-Gage QD」,在市場上撐住比較久的時間,直到 2010 年才銷聲匿跡。不過從正面角度看來,如果沒有這台機器,也就不會有「側聽手機」(sidetalkin’) 這種創意功能出現了。

3. 2005 年,Tiger Telematics Gizmondo

N-Gage 本身已表現不佳,Tiger Telematics 仍有意推出自家產品對打,Gizmondo 於 2005 年盛大推出,卻是落得悽慘失敗的下場。價格不僅高達 229 美元,實際銷售數量更只有 2.5 萬台。推出不到 1 年時間,Tiger 就正式停產 Gizmondo 並宣告破產。

Tiger Telematics Gizmondo。(圖:BGR)
Tiger Telematics Gizmondo。(圖:BGR)


Tiger Telematics Gizmondo。(圖:BGR)

4. 1987 年,Worlds of Wonder Action Max

Action Max 主機意圖以 VHS 錄影帶打造電視遊戲,玩家使用光線槍控制器,射擊螢幕上的移動目標物。擊中目標可獲得點數,但除此之外沒什麼其他新意可言。讓人不意外的是,Action Max 從頭到尾只推出過 5 款主機專屬遊戲。

Worlds of Wonder Action Max。(圖:BGR)
Worlds of Wonder Action Max。(圖:BGR)


Worlds of Wonder Action Max。(圖:BGR)

5. 1996 年,Apple Bandai Pippin

不像微軟 (MSFT-US) 有自家主機 Xbox One,蘋果 (Apple Inc.)(AAPL-US) 當年想以 Pippin 打造出多媒體平台產品。與日本 Bandai 公司合作委託生產,價格高達 600 美元,銷售成績頗為低迷,Pippin 難以吸引遊戲開發商目光。而賈伯斯 (Steve Jobs) 在 1997 年重回蘋果時,就把 Pippin 從產品體系中拔除。

Apple Bandai Pippin。(圖:BGR)
Apple Bandai Pippin。(圖:BGR)


Apple Bandai Pippin。(圖:BGR)

6. 1991 年,飛利浦 CD-i

飛利浦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Inc)(PHIA-NL) 在當年試圖打造以 CD 為基礎的多媒體設備,不過這款要價 700 美元的 CD-i 未能獲得市場青睞。不僅無法吸引開發商注意,且還接收了任天堂號稱最糟的 4 款電視遊戲:《Link:The Faces of Evil》、《Zelda: The Wand of Gamelon》、《Zelda's Adventure》以及《Hotel Mario》。

除此之外,它的控制手把設計也堪稱數一數二糟糕。

飛利浦 CD-i。(圖:BGR)
飛利浦 CD-i。(圖:BGR)


飛利浦 CD-i。(圖:BGR)

7. 1997 年,Tiger Game.com

另一款設計不佳的掌上型主機,Game.com (讀音為 Gamecom,"點"不發音) 希望搭上 1990 年代末尾的網路熱潮。但雖然炒作重點在於網路連線功能,Gamecom 的遊戲實際上沒有一款需要使用網路。

主機功能就只有上傳玩家高分紀錄,並瀏覽純文字版本網頁,而且要上網還得額外購買網路卡帶。雖然它具備觸控式螢幕和一些 PDA 功能,銷售成績依然慘兮兮,於 2000 年正式停售。

Tiger Game.com。(圖:BGR)
Tiger Game.com。(圖:BGR)


Tiger Game.com。(圖:BGR)

8. 1993 年,3DO Interactive Multiplayer

美商藝電 (Electronic Arts Inc.)(EA-US) 創始人 Trip Hawkins 的心血結晶,3DO 公司於 1993 年推出此一以 CD 為基礎的多媒體設備。然而價格高達 600 美元,且少有消費者能體會 CD 多媒體平台的必要何在,3DO 在 1996 年宣告停賣。

3DO Interactive Multiplayer。(圖:BGR)
3DO Interactive Multiplayer。(圖:BGR)


3DO Interactive Multiplayer。(圖:BGR)

9. 1977 年,RCA Studio II

電視遊戲主機歷史早期可見一些有趣設計,Studio II 就是其中古怪翹楚。它是開始使用唯讀記憶體 (ROM) 的主機先驅,但卻缺乏彩色圖形功能,且操控手把設計恐怕堪稱遊戲史上最糟。

到底有多糟?它的手把操控鍵是「數字按鈕」,在許多主機採用搖桿或至少方向鍵的同時,這支手把的恐怖設計在業界堪稱一絕。

RCA Studio II。(圖:BGR)
RCA Studio II。(圖:BGR)


RCA Studio II。(圖:BGR)

10. 1995 年,任天堂 Virtual Boy

Virtual Boy 是一台虛擬實境電視遊戲主機,雖然理論相當具未來性,但當年實際製品卻是非常難用。玩家抱怨配戴設備讓肩頸酸痛,眼力使用過度疲勞,同時虛擬實境的技術感表現極其有限。遊戲視覺上只有一種顏色—刺眼的紅,且甚至還不是真正的 3D 畫面。

1995 年推出後,短短不到一年時間 Virtual Boy 就黯然宣告退場。

任天堂 Virtual Boy。(圖:BGR)
任天堂 Virtual Boy。(圖:BGR)


任天堂 Virtual Boy。(圖:B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