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IKEA大鬥法

工商時報【林殿唯】 ■一家全新的家具連鎖品牌近日內將在黑龍江牡丹江市開幕,店內的裝潢風格、家具產品、商品擺設等幾乎與IKEA相同,儼然是IKEA的山寨版本,主要股東更是與IKEA有十多年合作經驗的供應商,直言要在大陸市場挑戰IKEA的王者地位。 與IKEA有16年合作經驗的大陸代工廠日前宣布與IKEA正式決裂,並聯合多家供應商推出自有的「山寨」品牌,以反抗IKEA的價格剝削。顯示在大陸國內生產成本升高的趨勢下,許多企業已意識到代工長期經營的困境,唯有推出自有品牌,才有可能在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 一家名為「嘉宜美」的連鎖家具店近日內將在黑龍江牡丹江市開幕,雖然店面仍在裝修,消費者很快就可以發覺該店的裝潢風格、家具產品、商品擺設等幾乎與IKEA相同,就連牆壁都是一樣的寶藍色。 供應商成競爭對手 嘉宜美成立於2011年7月,主要股東包含許多IKEA的供應商,其中多家企業更與IKEA合作超過15年,對於IKEA的產品品質、銷售策略、進貨成本等經營要素都有深度了解,可說是對IKEA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 嘉宜美的創辦人之一、黑龍江耐力木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曹躍偉指出,耐力為IKEA代工的16年期間,從IKEA身上學習到了許多經驗,所以嘉宜美會與IKEA有很多相似之處。他也強調,嘉宜美會根據大陸消費者的喜好,打造出更適合大陸市場的產品與營運模式,不會有侵權問題。 曹躍偉表示,嘉宜美未來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IKEA,他們計畫未來3年內在大陸市場開店200家。他認為,IKEA在大陸的展店速度太慢,目前只有11家店面,這為嘉宜美提供很大的市場空間。 對於嘉宜美創辦的過程,曹躍偉表示,供應商不堪IKEA的壓榨,所以才被逼得與IKEA決裂,並自立門戶。 曹躍偉指出,IKEA在2006年與耐力木業簽約,將協助耐力建造一條年產5,000萬美元的產線,並承諾訂單量能夠完全吸收新產線的產能。但是等到2007年新產線建成之後,他才發覺依照IKEA的品質要求與價格,收購價格已經低於生產成本,讓他陷入「訂單越多、虧損越多」的困境。 發展自主品牌 成顯學 耐力不是唯一面臨虧損的IKEA供應商,與IKEA合作13年的厚成木業在半年以前收到IKEA的通知,IKEA以品質問題為由拒絕收貨,並且停止付款,更有供應商因此倒閉。國際體育品牌愛迪達今年也關閉了在大陸的最後一家直營工廠,讓上游多家供應商面臨生存危機。 北京工商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認為,消費品代工廠出現倒閉潮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類似的案例將越來越多。他指出,IKEA在零售業擁有價格優勢、與組合豐富產品線的能力,而像嘉宜美這樣的新品牌則很難在短期內發展出相同的優勢。不過為了生存,代工廠不得不進行轉型,發展自主品牌更是重要。 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鴻海近年來就積極轉型,計畫從上游的生產代工轉為最下游的零售通路,2010年時曾與德國的零售商Metro合作在大陸開設零售店,並啟動萬馬奔騰計畫,號召萬名在外地打工的員工返鄉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