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效益太低 反對聲浪恐難平

工商時報【潘羿菁】 在輿論壓力之下,經濟部終於公布第二次兩岸服貿協議評估報告,創造GDP效益僅0.025%,甚至可能要花十年才會實現,實質效益低到令人難以置信,恐怕只會讓反對聲浪更強烈,服貿協議的成效真是令人懷疑。 一般國際間對外談判,無外乎就是替國內廠商爭取更大商機,排除市場投資障礙,這也是當初與陸方洽簽經合協議(ECFA)的原因,目標是要拿到比其他競爭對手,在大陸市場拿到更好的市場攻略位置。 但是台灣的情況相較於其他國家更特殊,國內在政治意識操作下,民眾對陸資來台,始終抱著欲迎還拒的憂心,負責談判的經濟部,在完成ECFA之後,對後續的談判,過於樂觀估計,忽略國內對兩岸交流的分歧態度,未能隨著談判進度與外界溝通,結果是協議簽訂後,反對聲浪排山倒海而來,能怪誰呢? 即使經濟部努力亡羊補牢,近3周以來,瘋狂與產業界展開數十場座談,忙到假日還在跟業者座談,絲毫沒有喘息空間,但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對服貿協議的印象,就是停留在「陸資從食衣住行大舉入侵台灣」。 但是,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昨日公布的中經院評估報告,兩岸耗費這麼多人力、物力,行政部門要應付這麼多惡評,兩岸服務業開放的結果,10年後台灣的GDP最多只增加1.34億美元,相當於統一超商一周的營收,數字低到讓人無法置信,是開放不具顯著性,或是中經院的評估有問題? 最奇怪的是,經濟部表示,各產業主管機關會把服務貿議的質化分析,交由經濟部做最終彙整,於昨晚9點上網發布,但是至昨晚11點多,仍不見蹤影。這般行政效率,顯然行政部門還沒有意會到在國人對服貿協議的反彈,也還沒有意會到溝通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