袪除民粹加碼 老農津貼制度化

為了幫老農津貼、國民年金建立制度化調整機制,取代選舉時出現的民粹式加碼,行政院會20日通過「老農津貼暫行條例」及「國民年金法」修正,未來老農津貼及國民年金將每4年隨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同幅調整,讓相關的津貼調整更透明化,不再受到選舉綁票。 每逢大選,「老農津貼」就成為選舉操作議題。民進黨日前提案要把老農津貼由新台幣6千元調高為7千元,國民黨立委更加碼要調漲至新台幣8千到1萬元,兩黨競相加碼,引發外界議論不斷。尤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007年在行政院副院長任內曾反對老農津貼由5千元調高至6千元,當時甚至揚言要「抗稅抵制」,如今態度丕變,更被質疑「昨非今是」。 ◎與CPI連動 老農津貼4年調一次 為了避免每到選舉就出現民粹式加碼,行政院會20日通過「老農津貼暫行條例」及「國民年金法」修正,未來老農津貼及國民年金將隨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同幅調整,每4年調整一次,並且只調漲、不調降,為老農津貼、國民年金建立制度化調整機制。 新版老農津貼也將加入排富限制,凡是每年非農業所得的綜合收入超過新台幣50萬元,或是個人土地及房屋價值超過500萬元者,都不得請領老農津貼;至於目前已請領者,則不受影響。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原音)排富的時候是排新不排舊,要兼顧公平正義,要確保現在已領津貼老農的權力,未來只是新進要領老農津貼者有排富,現在已經領的不受排富。』 老農津貼及國民年金調整將自2012年起實施,隨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後,老農津貼將由現行每人每月新台幣6,000元調高為6,316元;國民年金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則將從每人每月新台幣3,000元調漲到3,158元。另外,包括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等其他7項社福津貼也將一併調整,總計將有287萬多人受惠,新增經費支出共新台幣68億元。內政部社會司長黃碧霞說:『(原音)這次的政策對弱勢的照顧是非常好的措施,我們建立了每4年依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來調整各項生活補助及年金給付的制度,可以使弱勢民眾的生活可以持續的、合理的、妥善的得到照顧。』 ◎總統:老農津貼制度化 符合社會公平正義 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行政院修法讓老農津貼及國民年金的給付制度化,就是要袪除政治性的干擾,擴大照顧弱勢民眾。吳敦義:『(原音)民眾期待的還是有幾個核心價值,就是比較公平、比較合乎正義,還有應該建立一個制度,以避免每到選舉,這裡要加碼、那裡要加碼,造成國家財政難以負擔之重。』 馬英九總統也強調,老農津貼制度化,是希望對老農的照顧不要變成政黨之間鬥爭的手段;政府提出新的調整案,不是為了下次選舉,而是為了下一代的幸福。總統:『(原音)我們要把它制度化,要避免政治化,同時能夠照顧更多的人,同時它的比例也比較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我們希望今後老農津貼不要再成為選舉工具,也不要成為政治喊價的對象,這樣對農民的朋友或對其他弱勢族群都是種不公平,都是種輕忽。』 過去每到選舉,老農年金就成為爭議的焦點,浮濫喊價式的加碼更破壞了國家財政,造成債留子孫。如今,將包括老農津貼等社福補助調整制度化,不但能避免政府的美意成了選舉的工具,也希望朝野能有更多時間與空間思考照顧農民、協助農業發展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