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冷知識】阿舍、太保、博士等名稱都源自古代官職

(圖片取自pixabay)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大家叫有錢人「阿舍」?以前還會叫「員外」,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稱呼都來自千百年以前的官職名稱,包含博士、太保、寺廟的「寺」等等都是例子。

 

為什麼叫阿舍?

 

古代稱貴族的親信或門客為「舍人」,最早可上溯至先秦時代;後來舍人成為官職的名稱,比如秦朝置「太子舍人」、魏晉時設「中書舍人」。中書舍人本來並沒有太大的權力,但因為是可以親近國君的官職,漸漸成為掌有實權的重要官位。在唐宋時中書舍人漸漸失去實權,但仍是很清高的官職,因此舍人成為民間稱呼達官顯貴子弟的詞;在閩南語中稱為阿舍。

 

與舍人相似,員外一詞本來源自「員外郎」這個官職。古代有「郎官」制度,用來安插高官小弟、培養政事人材,而員外郎是指「正員」之外的郎官。雖然是正員之外,員外郎的職司也未必小,常位居副手的位置。與舍人一樣,越至近代員外郎的地位越低;因為清代朝廷常賜員外郎名號給地方鄉紳富人,所以員外漸漸成為有錢人的代稱。

 

博士原指精通某一學問的人

 

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博士這個官名,授予專精某種學問的人;漢朝時置「五經博士」,是精通詩詩、尚書、禮經、易經、春秋這五經其中一經的人,且由他們傳授、講解經典,藉此推廣儒家思想。後來博士這個稱呼散入民間,被民眾用來稱呼專精某一技能的人,比如宋朝的「荼博士」、「酒博士」。現代博士成為最高學位的專稱,應用反而變得狹窄。

 

太保原是十分尊貴的官職

 

太保這個名稱在周代就出現了,是個教導太子的尊貴職位,太保與太師、太傅合稱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歷代被賜予有極大功勞、或極有名望的人,是個榮譽職,未必有實權。後來太保漸漸成為綠林好漢的尊稱,到了現代太保成為流氓的暱稱,而太妹則指女流氓。

 

寺廟的寺本來是官府名稱

 

古代的高級官衙為省、寺、臺、監,比如鴻臚寺,是古代朝廷接待外賓、處理外國事務的一個高級機構,類似現在的外交部。

 

東漢的漢明帝因為夢到一個金人自西方飛來,求教於朝臣,有朝臣認為金人是西方的「佛」,於是漢明帝令人去西方求取沸法,幾年後幾名來自天竺(古代對印度一帶的稱呼)的僧人來到中國傳教,剛來到京師洛陽時漢明帝將他們安置在接待外國人的鴻盧寺,後來為他們建造了屋舍以便於傳佛法;因為他們曾暫住鴻臚寺,因此該屋舍也稱做「寺」,而為了紀念白馬馱負經書之功,定名為「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佛寺,後來與佛相關的廟都稱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