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勞保改革,對蔡政府還能抱什麼期待?

勞保基金面臨破產,陳建仁(前排中)、許銘春(前排右)只有指標不治本的撥補一招。(取自行政院網站)
勞保基金面臨破產,陳建仁(前排中)、許銘春(前排右)只有指標不治本的撥補一招。(取自行政院網站)

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說明疫後特別預算三千八百億元使用規劃,其中包括三百億元撥補勞保基金,並強調政府撥補勞保基金的金額今年將達一千四百七十億元,未來還會持續撥補,健全勞保制度;勞動部長許銘春更強調,撥補也是一種改革。相較於勞工團體對於勞保基金破產的憂心焦急,蔡政府始終以「拖」字訣面對勞保改革,而且一拖就是將近七年。眼見蔡英文八年總統任期漸入尾聲,勞工還能抱持什麼期待呢?

勞保年金改革是蔡英文二0一六年當選總統的重要訴求,二0一七年一月二十日陳建仁以副總統兼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集人的身分大談勞保年金改革;到二0二0年蔡政府還提不出改革方案,當時許銘春更賭上烏紗帽強調兩年內進行改革。之後許銘春面對何時提出改革方案的問題,不是表示「還須聽取各界意見」,就是回答「持續溝通」、「儘快提出」,日前許銘春又說「迫在眉睫」。蔡政府就這麼一再唬弄勞工,唬弄了將近七年就只搬出撥補一招。

持平而論,蔡政府仿效李宗吾《厚黑學》裡的「補鍋法」撥補勞保基金,的確有延緩破產的效果;但是,卻無法改變勞保基金仍將破產的命運。簡言之,撥補只能指標,無法治本。

以實際數據觀察,二00九年勞保改採年金制,二0一0年領取人數僅十一點八萬人,二0二二年十二月達一百六十四點五萬人,預估今年逼近一百九十萬人,明年突破兩百萬達到兩百零七萬人。隨著台灣高齡化、乃至超高齡化的進程,未來繳納勞保保費的人數將越來越少、領取年金的人數將越來越多,平衡勞保年金財務收支絕對不可能「畢其功於一補」。

更何況,二0二0年十一月,許銘春在立法院表示,每年須撥補八百億至一千億元,才足夠讓勞保不破產;但實際上行政院從二0二0年起每年撥補勞保的金額,卻遠低於八百億元。顯然蔡政府雖想粉飾太平,但抹的粉還是遮不住醜。

事實上,過去幾年勞團、學術界早就呼聲、建議不斷。早在二0二0年五月二十日,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就抨擊,如此嚴肅而急迫的勞保年金制度改革,卻未納入蔡總統的就職演說中,不免令人感到擔憂。同一年許銘春一再表示預計年底會提出勞保改革方案,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強調,如果原地踏步,未來將會面臨更激烈、斷崖式的改革;今年一月孫友聯還在疾呼,撥補只不過是杯水車薪,如果不面對結構性財務問題,等到必須改時就會面臨斷崖式改革。年復一年,勞保距離斷崖已是越來越近。

至於改革建議方面,有學者建議提高營業稅兩到三個百分點,並以增加的稅收全數專款撥補勞保基金;提高投保薪資上限,所得替代率採累退制,以增加保費收入,並抑制給付支出增加;提高撥補、降低給付及提高投資報酬率,三管齊下延緩破產。簡言之,勞保改革的重要原則就是開源節流,甚至兼顧世代正義,但問題仍在於蔡政府聽取各界意見要聽到幾時?

說穿了,攸關何時破產的勞保精算歸勞保精算,蔡政府恐怕更在乎的是政治精算:無論是多繳還是少領,都可能得罪上千萬的投保勞工,導致選票流失慘重,甚至危及民進黨政權,改革當然能拖一天就算一天。只不過,廣大的勞工群眾還能期待這種「請鬼拿藥單」的「改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