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人際】為何年輕同事被解僱,老員工卻留了下來?

作者:陳怡潔/在倫敦醒來

自從 6 月底前主管離職後,我們這個小小的 team 在 3 個月內洗了一輪牌:阿根廷同事 B 從經理升資深經理,又加碼負責帶領團隊;西班牙同事 S 雖然年初才加入,但是因為很快上手,熱心助人又很有人緣,幾個月就從專員升經理;另一個英國同事 N 離職進修,準備轉任工程師;7 月初兩個新同事 A 和 T 加入,這週一又有新人 H。才進公司一年多的我,莫名其妙的成了團隊元老之一。

因為這樣,B 在兩三週前就提醒我 A 和 T 即將適用期滿,要我多注意她們在各方面的表現,她會參考我的意見。我把這話放在心上,從她們在通訊軟體和會議上發言提問,我看得到積極學習和力求表現的意圖,也看得到理所當然的、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天真與生嫩。工作上來看,受訓和接案 3 個月後,她們都能獨當一面,對團隊有所貢獻,雖然還有很多要學,倒也沒有什麼大問題。我知道 B 和我與 S 討論的結果,會是決定兩個年輕女孩去留的關鍵,只是平常大家都是線上互動,很少真的相處,我懷疑我的觀察會有多大的正確性。尤其是前同事 R 意外出局之後。

同為新人:為何同事被解僱,我卻留了下來?

去年剛開始當助理時,比我晚兩三個星期到職的,是大學剛畢業的 R。因為是都是團隊裡的新人,我們自然地走得近一些,在其他同事都已經自成一圈的環境裡,有點互相取暖的感覺。R 的媽媽是菲律賓人,爸爸是英國人,在英國土生土長,雖然年紀有段差距,但是因為喜歡跳舞和音樂劇,每次在辦公室碰到時,和我還蠻有話聊,只是平常在會議裡總是很安靜,沒有被點到名或不是輪到她主持,她幾乎不會開口。今年初某天下午主管突然召開線上會議,宣布 R 即日離職,原因不便說明,只是請大家擔待一下還沒有新人替補前的過渡時期。

我聞訊相當驚訝。共事 6 個月,遠距和偶爾見面,我覺得我們倆都漸漸地上了軌道,她怎麼會一點徵兆都沒有就離職呢?R 之前提過其實想當舞者,還去參加音樂劇《漢彌爾頓》(Hamilton)的舞團徵選,該不會是得到錄取通知,馬上棄職追求夢想?當晚我傳了訊息給 R,問她是否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機會,她回傳了苦笑臉,無奈的說她是被解僱的。我這才知道,原來 R 並沒有通過前 3 個月的試用期,主管再給了她 3 個月,第六個月底,她被告知不適任,僱約即日結束。

聽她這麼說,我想起主管是在每週例行一對一會議中,很輕鬆的告知我通過試用期,我還有點狀況外:沒想到已經滿 3 個月,也沒想到 6 個月的短期僱約有一半是試用期(很明顯合約沒認真看就簽了)。在當時,甚至一年後的現在,我常常覺得自己能力還是不足,很多工作上遇到的疑難雜症也還是一知半解,需要請教相關領域的同事才能解決問題。我常想進修相關知識,或是多花一點時間搞懂每天都會遇到的基本程式和網路行銷,但是身為一個忙碌的職業婦女,工作家庭兩頭燒,還要抽時間處理雜事和寫文章,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見招拆招,過一天算一天。

R 被解僱這件事,給我的震撼在於我並沒有比她優秀,也沒有比她多懂什麼,我至今都不知道為什麼她走了而我被留下來。我一直以為一般公司會偏好年輕剛出社會、容易培訓又沒有家累的年輕人,而不是像我這樣老是在下午 3 點準時衝去接小孩,接下來只能抽空工作的媽媽級員工。那時我只是行政助理,和 R 不同層級,無法判斷她在專業上的表現,如果真要找出一個她不被續約的理由,我猜想是因為她沒有試圖融入團隊──很多時候看不出她是因為怕說錯話而不開口,還是對一切都不感興趣所以無話可說。

剛回到職場時,我非常的害怕又惶恐。畢竟離開了這麼久,又是全新的產業和工作模式,我一向不是個擅於社交,交朋友也慢熟的人,突然要進入如此陌生的環境,我其實非常沒有自信,只是扮演著一個我覺得應該扮演的角色,常常說錯話表錯情,笨拙的想融入群體。和朋友聊起這樣的感覺,她說:「做妳自己就好了,妳很活潑也很幽默,他們會喜歡妳的。」

最初的適應期過去,和同事較為熟悉後,我慢慢地抓到節奏,知道跟誰聊什麼,開什麼玩笑,我終於開始「做自己」,也發現「年紀資深」的好處在於擁有較豐富的人生經驗,在很多場合就算毫無頭緒也可以憑經驗應對,和不同部門的同事之間也找得到共通話題,無論別人喜不喜歡我,我都能自在的處在這個環境中。或許是這樣的表現,讓我成為團隊的一員。

因為不夠融入而被解僱?

週四下午,B 傳了會議連結來,要我說說對 A 和 T 的看法。兩個新人同一天到職,雖然是一樣的職務,但是 T 受雇時是遠距合約,因此住在英國中部,偶爾才來一次倫敦,我和她見面的次數不超過 3 次,也幾乎沒有閒聊過;A則因為住倫敦,必須比照團隊約定,每週三進辦公室,因此有比較多相處的機會。在我看來,兩人在工作上的表現其實相差不遠,以 3 個月的訓練和經驗來說,我找不出什麼可以挑剔,也感覺不出兩人有什麼明顯的不同。聽我這樣說,B 苦笑:「妳說了半天等於沒有說啊!工作上沒有很大差異,那融入(Integration)這一點呢?」

這一問,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說。T 出現在辦公室的次數屈指可數,很難看出她究竟有多融入,不過 A 和團隊以及公司不太合拍相對易見:A 是包頭巾(hijab)的傳統穆斯林女孩,行事作風相當保守,在工作與玩樂並重的新創界裡,難免有些手足無措。最明顯的一點是,公司平常的聚會活動都會有酒精飲料,雖然喝酒是個人選擇,同事們也只是小酌放鬆,不會出現什麼酒後亂性的誇張場面,但 A 總是以「聞到酒精就會不舒服」為由避免出席。

上週三是公司每 3 個月一次的季度報告(quarterly review)派對,也是一年中公司唯一要求員工出現在辦公室的 4 個季度報告日之一,她大概想反正不能出席,不如挑這天去巴黎一日遊。請假當然沒有問題,但是選在倫敦公司聚會這一天,實在有點說不過去。無論她是真的會不舒服,還是因為宗教原因不能與酒精共處,在講究「Diversity and Inclusion(多元與兼容)」的工作環境裡,這一點當然必須被尊重,但是缺席社交活動與重要場合的同時,也讓她和同事的互動受到限制。

我不能昧著良心說 A 融入,也不願誠實的說她不融入──前者可能影響團隊成長,後者可能讓A失去工作──只好含糊的說,她是一個很優秀的女孩,如果有原因被視為「不融入團隊」,都不能說是她的錯,說她不適合這個工作環境也不公平,畢竟當初是前主管選擇了她。B 點點頭,她沒有明說,但是我直覺結果已經不說自明。隔天近午,A 傳了一封簡短的 email 向我道別,B 隨即召開簡短的團隊會議宣布 A 已經離職,氣氛想當然很沉重,螢幕上同是新人的 T 和 H 嚇得臉色慘白。雖然我從頭到尾都不是做決定的人,也覺得 A 在別的公司可能更適合,但是我可以想像這對初入職場的她是個很大的打擊。我很想告訴她,她沒有做錯什麼,也沒有不夠努力,只是環境不會為她改變,她也不應妥協個人信念,不續約不是對她的否定,而是給她另謀發展的機會。

「多元兼容」背後,難以言說的矛盾

職場上,很多知識與技能都能培訓,但是員工是否與團隊有良好的互動,團隊又是否能夠因此創造更好的績效,很難靠訓練促成。公司與員工之間,其實也像找對象一樣,能夠一起走下去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是最適合的。對我而言,這間新創是我待過最自由、最多元、最有趣,也最包容員工需求的公司,然而不見得每個人都這樣覺得。所謂的「Diversity and Inclusion」,在理想與實踐之間,還有很大的鴻溝:公司可以「多元」招募,但是「兼容」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又是另一回事,基本價值觀和行事作風的矛盾,短時間內不易磨合。只是這樣敏感尷尬,又可能牽扯到種族與宗教的棘手議題,很少人有勇氣提起。

以團隊領導的角度來說,為了建立理想的團隊,B 只能在這個時間點上做出取捨,砍掉重練,再次徵人面試與安排培訓,我想她也是不得不然。希望 A 很快能從這個經驗中走出來,找到更適合她的工作。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專業表現相當的新人,為何有人被解僱,有人留下來?我在英國職場:一言難盡的「多元與兼容」》,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身為公司裡的「唯一外國人」在美國工作,是什麼滋味?

在瑞典和台灣工作有何不同?──大集團到小公司,我重新體會「平等」

作者簡介:

陳怡潔,台北市出生長大,16 歲看了 Before Sunrise(愛在黎明破曉時)從此愛上歐洲,日夜夢想搭火車環遊歐洲各國。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倫敦大學學院歐洲文化碩士,曾任職旅遊業,兼職教育業,現職一個法國人的太太,兩個跨文化小孩的媽媽,和不定期夜班部落客。移居倫敦十七年,對這個城市仍然充滿熱情與好奇。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