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運動】阿根廷人看球賽,能有多瘋狂?

作者:林志都/今天來點跨文化

在當年的雙十節晚上,亞洲盃足球資格賽中,中華隊在最後關頭演出「大逆轉」!先是隊長陳柏良踢進一球逼和分組冠軍巴林,然後在傷停補時的時間,再由前鋒朱恩樂頭槌破網,取得勝利。

這也讓國內的眾多「足球粉絲」──包括許多平時只看西甲或英超聯賽的「歐洲派」,與像筆者這樣四年一次的「世足盃派」粉絲,大為振奮!

不過其實台灣的足球熱,比起其他「為足球而瘋狂」的國家,真的是「小巫見大巫」:比如說當年巴拿馬擊敗哥斯大黎加,確定創下歷史,首度晉級 2018 年俄國世界盃,該國總統在賽後即刻宣布:「明日全國放假一天!」

不禁聯想到,這樣的舉動,在全民過勞,人人渴望放假的台灣,也許會增加更多支持國家足球代表隊的誘因。

「給流氓玩的紳士運動」──足球「宿敵」背後的社會認同

還記得住在阿根廷時,足球更是當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與大部分的拉丁美洲國家一樣,阿根廷人熱愛這項由英國傳入,被形容為「給流氓們玩的紳士運動」(The Gentleman's Game Played by Hooligans)。

即使兩國在 1982 年,曾為了福克蘭群島──或是西班牙文世界所謂的瑪爾維娜斯群島(Las Islas Malvinas)打了一場仗,讓阿根廷人至今始終對英國忿忿不平。但是英國—阿根廷兩國之間的關係,其實向來十分密切,歷史淵源也十分長久,這也讓阿根廷人很快就接受了許多由英國起源的運動──不管是橄欖球、拳擊或是我們今天的主題:足球。

在阿根廷,與歐洲拉美各國一樣,一支球隊的起源,通常是由某個地區或城市的「運動俱樂部」開始,也因此,足球運動會與當地居民,有著緊密的關係。

我們也總是會看到幾支因歷史傳統,彼此對立的「宿敵」球隊:

如果說在西班牙有「皇家馬德里」(Real Madrid)與俗稱「巴薩」(Barça)的「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這兩支勢不兩立的球隊,分別代表西班牙「中央政權」與「加泰隆尼亞地區」的恩怨情仇;那麼在阿根廷,則是同樣發源於首都,但支持群眾分屬不同社會階層的兩支最受歡迎球隊──「河床隊」(River Plate)與「博卡(意為河口)青年隊」(Boca Juniors)這兩個死對頭:

當這兩隊「世仇」在阿根廷足球聯賽裡碰頭時,就是所謂的「超級經典賽(Super Clásico)」──可容納五、六萬人的球場,常會塞到連走道都水洩不通。

足球如今之所以會在歐亞非各大洲,都成為「國家運動」,就是因為每一支球隊往往不只代表一個地區或城市,同時也常代表了一個社會階級──歐洲式社會中明顯的階級差異與衝突,總得以在球賽中獲得抒發或是再次強化。也因此在阿根廷和其他許多國家,每個知名球隊的球迷幾乎總是「世襲」,當然球迷彼此之間的衝突,也是時有所聞。

然而,只要有國家隊的比賽,那麼所有這些「國內球壇」的風風雨雨,都會暫時被丟在一旁,全國上下齊心,一起為國家代表隊加油歡呼。

放下所有恩怨,一致對外!──阿根廷的足球狂熱

在世足盃比賽期間,只要阿根廷隊出賽,每家公司的辦公室或工廠,都必須準備電視或收音機,以供勞工收看收聽球賽現場轉播──否則許多人會寧願曠職不去上班,也要在家看球賽。

就連筆者在阿根廷唸書時,各級學校的老師,也都會體貼地讓我們這些學生提早下課:「趕緊回家看球賽!」──當然之後我回想起來時,不免覺得其實最想看比賽的,應該是老師自己吧!

這樣的情景,在中南美洲(與歐洲)大部分的國家中,處處可見:在世足盃期間,許多國家都像全國停擺一個月似的,多數人只在沒有球賽時,才會出現在街上與辦公室裡。

看到這樣的情景,你難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宗教不是人類的鴉片,足球才是。

正因如此,當筆者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時,總是建議同事盡量避開在世足賽期間,拜訪熱衷於足球的歐洲、拉美地區客戶──除非是特別想去陪客戶一起看球搏感情──因為這段時間,客戶往往一心只掛念著國家隊勝負,根本沒有任何心思談生意。

我還記得,在世足賽期間,只要阿根廷隊出賽,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Ciudad Autónoma de Buenos Aires)總是全城寂靜,街頭空無一人,商店也紛紛暫時關門。

但即使我靜坐家中,不開電視,我也可以清楚得知現在戰況如何:因為只要阿根廷國家代表隊進球,我彷彿能聽到遠從阿根廷北方,與巴西交界處的的伊瓜蘇大瀑布(Las Cataratas de Iguazú),一路迴盪到彭巴大草原(La Pampa),再從西方的安地斯山(Los Andes)傳到首都,阿根廷所有人民的狂喊聲:「¡Gooooool!(進球了)!」

當然,只要比賽輸了,整個城市就會再次陷入一片鴉雀無聲──除了偶然傳來鄰居咒罵、捶打牆壁出氣的聲音。但晚上的電視節目則會「熱鬧非凡」:因為球評、主持人和 call-in 進去的觀眾絕對會吵成一團,把國家代表隊從教練到選手,乃至於阿根廷足協與政府,通通批判到一文不值。

不過若是比賽贏了,大家便會披上國旗,穿著國家隊球衣,大搖大擺地走到街上去遊行放煙火,與所有的陌生人不分你我,邊跳邊唱,享受比賽勝利的喜悅。

經濟弱國與世界強權「平起平坐」──世界盃的瘋狂與迷人之處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標,位於世界最寬馬路「7 月 9 日大道」中心廣場的白色方尖碑旁,每當阿根廷在世足賽事中獲得勝利,更總會聚滿了數十萬群眾,一起放聲跳舞歌唱慶祝──每當現場看到這樣的情景,總會默默希望終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在總統府前廣場,如此慶祝台灣隊在世足賽中的勝利。

經過這些年來的媒體轉播推廣,足球儼然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全球運動」,連帶地也使世界盃足球賽(FIFA World Cup),成為地表上規模最大的單一運動賽事。

足球運動何以如此迷人、甚至使人瘋狂?或許箇中原因,正是那種來自不同地域、來自不同階級的球隊同場較勁,激起的強烈認同意識吧!

在今日世界盃足球的賽場上,國家強弱大小,更與比賽勝負幾乎完全無關:人口不到 40 萬,足球員幾乎都是兼職的冰島隊,可以在歐洲杯裡打敗英格蘭;在世界排行榜上,阿根廷、巴西這幾個經濟弱國,可以與世界強國平起平坐。

還記得 1990 年的世界盃,氣勢如虹準備衛冕冠軍的阿根廷國家代表隊,碰上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喀麥隆國家代表隊,卻慘遭擊敗(後來喀麥隆首度進入世界盃八強)。

隔天所有的阿根廷媒體,都大幅報導這個非洲國家,甚至一點不誇張──到今天還有許多阿根廷人,仍說著自己「會永遠記得這個非洲國家的名字」。

你說,這是不是一個推廣國家形象的好方法?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在阿根廷,親身體驗足球的狂熱──經濟弱國與世界強權平起平坐,「你怎能不迷上這運動!」》,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對球員、球隊和 FIFA 不滿──一向瘋足球的德國人卻對今年世足冷感

「神秘北韓」的「世足傳奇」:半個世紀前,北韓曾爆冷門踢進八強,跌破歐洲球迷們的眼鏡

作者簡介:

林志都,從拉丁美洲到南亞再到非洲,從業務到譯者、老師與貿易,從科普文學、動漫到電影,從 20 世紀到 21 世紀,今天,且讓實際年齡大概是心理年齡兩倍以上的大叔我,與你分享跨越了這麼多種不同文化、職場與世代的體驗。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