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艾彼】你並非不需要關心 你只是吝嗇照顧自己

作者為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當年邁雙親需要照料,又有年紀尚小的孩子需要看顧,夾在中間的你和另一半,別吝嗇對自己好,請容許自己一點喘息。

五十歲的振興,在名列臺灣百大企業的科技廠就職,工作能力備受肯定,目前是公司的中階主管,可是在風光的背後,卻是為工作、家庭兩頭燒,因為媽媽中風了。

振興的母親是在寒流來的凌晨,起床上廁所時突然中風的,從加護病房到普通病房,前前後後共住院觀察將近一個多月。最後振興的母親是左腦中風導致右半邊癱瘓,也因為語言腦受損讓母親無法以說話方式傳遞想法給家人。

病況穩定以後,開始進行復健。雖然母親意願很高,也很願意嘗試,但重新適應自己不聽話的身體,讓振興母親很容易傷感,也容易發脾氣。面對母親的復健困境,當時夫妻兩人情緒壓力、經濟壓力都很重,爭吵變得很頻繁。

許多家庭很遺憾的,在外環境的危機出現後就會卡在這裡無法前進了,日後的生活品質、財務經濟狀況也會在接回親人後每況愈下。

  • 表面看似完美的決定,其實不然

幾年前,振興與太太在諮商會談中達成共識,評估兩人的經濟狀況與家庭的需要。本來事業企圖心也很強的太太,願意在當下妥協,並視家庭情況作出調整,辭去人資的職務,將重心回歸家庭。這樣的決定,對太太和振興來說都不容易。

表面上,太太把工作辭去了,理論上不用工作家庭兩頭燒,但對當時的太太而言卻更像是被臨時架上一個新的工作崗位,並且沒有任何職前訓練。太太需要學習中風照護的知識,努力理解婆婆用有限的詞彙用力喊出的話語,到底想表達什麼。這些都還不是最讓她崩潰的,最讓她難受的是她看著婆婆失望的樣子,捨不得,卻也無能為力。因為照顧關係,和婆婆之間的人際界線變得更模糊了,婆婆也會不自覺地把脾氣發在媳婦身上。

在心理狀態上,生病會讓人心智年齡退化到更小的時候。因為生病是一個極大的創傷,看著自己本來會的現在不會了,是一個極大的失控經驗。面對生病,就和面對創傷一樣,理智無法幫助病人發展出對生病的理解,病人傾向把一切訴諸情緒,讓情緒一次爆發,彷彿只有將情緒用行動演繹出來才能夠讓對方理解他有多痛苦。

和振興夫妻諮商會談時,主動關心了他們夫妻倆現在的生活。兩人都說出了肺腑之言。

「我真的很感謝我老婆,要是沒有她,我不知道這幾年怎樣能撐過去!她一直希望我能夠不要那麼常加班,假日陪多孩子走走、陪我媽媽做做復健。說實話,我也想啊。但是,明年還有升遷,我沒辦法這時候停下來。」

「反正孩子還在幼稚園,很需要我。婆婆回診復健,也需要人照料……婆婆這麼愛面子不肯讓外人照顧,我願意在先生需要我的時候,給他一雙手,支持他。」

當振興回顧著往日會談時,想到太太所說的話,不禁嘆了一口氣,他說:「我覺得我太虧欠老婆了,我總是要她等我,等我這個案子忙完,等我們家回歸穩定,但這次又要等我升遷……」言談中滿是不捨與愧疚。

  • 三明治族,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前面提到的案例,就是所謂的「三明治族群」。一般來說,三明治族群的年紀,介在三十五至五十五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成人通常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需要負擔兒女的開銷;同時,父母也已屆高齡,需要負擔父母的醫療費用、日常照顧,這便是三明治族群。這個族群,最大的家庭角色就是照顧者,無論在工作上賺取實際的報酬供家庭使用或是花時間陪伴家人,都是一種照顧的表現。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達、晚婚晚生子的社會現象,年紀甚至還有往後延伸的趨勢。看到這裡,你一定在心裡浮現很多張親友的臉孔,也或者你自己就是。三明治族群經常有幾個特點:

  • 問題涉及生活各個面向

三明治族群的問題是複合式的,橫跨工作、家庭照顧、子女教養,與其他衍伸的問題。

  • 一心只為父母與孩子

再者,三明治族群的生活焦點多半在孩子、父母身上,吝嗇花額外的時間、金錢來照顧自己的身心需要,總是覺得能省則省,留一點錢給小孩和爸媽更重要。

  • 即使過勞也不自覺

最後,三明治族群擁有高超的耐力、意志力與體力,通常不會覺得自己在硬撐,直到過勞才會發現不能繼續這樣下去。結果就是三明治族群是家中勞動地最辛苦,卻最少享受自己勞務所得、勞動成果的一群人。

顧著孝順爸媽,順應兒女的三明治族群,其實是需要幫助的,但卻鮮少出現在一般的診所、諮商所。不過如果任職的企業願意提供資源或福利,讓它們可以透過公司的資源來處理自身的困難,反而是三明治族群會選擇的方式。因為他們不太樂意為自己花更多的金錢、額外的時間在會談上,他們只顧著孝順爸媽,照顧兒女。

  • 從現在開始請你這麼做

給所有的三明治族,你一定把很多家中照顧的重擔一肩擔起了。暫時還是無法放下對工作的企圖心,對經濟的慾望,也無法全然地卸下照顧者的重擔。很想在事業上全力衝刺,在家庭上盡到角色責任的念頭,其實大家都懂。但請別吝嗇對自己好!

  • 調整心態,你不是超人

首先,心態最需要調整,別認為事情都只有自己親自扛才能夠解決。一肩扛起的心態,其實是反應了你不夠信任家庭裡的其他成員,有能力和你一起面對困境。

  • 與另一半討論未來的各項規畫

接下來,你可以和另一半討論兩人未來三年、五年到十年的職涯規畫,或對家庭的願景。言談時請避免只是自己一股腦的在表達,請你花大量的精神在聆聽對方的需求上。當對方將職涯、家庭藍圖描繪得愈清晰,你們就愈可能找到共識,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 像工作班評估、協調家庭可用資源

請你們評估目前手邊的資源,以及如果要共同實現彼此的規畫和願景,還需要納入哪些資源?如果受限於經濟條件,無法取得更多外在資源,則兩人必須協調做出一些改變。未必要像前面案例一樣,一方辭去工作回歸家庭,也許只需要兩人互相調配工作量,彼此協調投入的時段。家庭是共同擁有的,照顧不只是一方的責任。

  • 給自己與另一半一點自由空間

給自己一點自由,在還不想完全回歸家庭的時候,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這樣做。當然,也給另一半這樣的空間,允許他不用一定要成為別人眼中孝順的兒子、女兒、太太或先生,允許他可以為自己的職涯繼續投注一些努力。

甚至,你們都需要學習把孝順父母、順應子女的慷慨,大方地挪一點到自己身上。偶爾花一些時間,看一場電影、安排一趟旅行、一個無所事事的下午、一個陽光的下午去釣魚、打球、下午茶……辛勤付出的你們絕對值得。

  • 邀請家人自我照顧,為家庭一起盡力

最後一步,要特別提醒每一個照顧者,都需要和其他家庭成員談談自我照顧的需求,讓所有家庭成員都了解自我照顧的必要,在生活中允許自己和家人都擁有可以自由的時間與空間。一定要放得下,走得開。唯有如此,才能夠確保家庭之間所有人都能在長期照護的壓力下,擁有續航力。

別忘了永遠要給這麼辛苦的自己,一些合理的鼓勵。總之,不要吝嗇對自己好。照顧這條路,愈是能夠慷慨對自己才愈能夠走得長久。

內文摘自《不只是孝順,我想好好陪您變老:解開照護枷鎖,心理師教你照顧父母之餘也能好好照顧自己》

作者: 艾彼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更多論壇文章
請教會孩子珍惜和同理,他們才能感受幸福
美國參謀總長加你臉書?真的是鬼話
台灣需要一個平行政府
執政不是綜藝秀 總統不能只是網紅
和外國人交往有秘訣?種族真的不是重點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