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從國外回來的 26 歲女生,為家裡的百年傳統豬肉攤「數位轉型」

作者:郭士榮/換日線專欄

聽到傳統豬肉攤,你第一個聯想到什麼?是不是市場老闆吆喝的聲音與用力剁肉的狠勁?

但你想不到的一場百年傳統豬肉攤數位轉型,正悄悄地在瑞芳市場慢慢發生,而這個夢想的推手,就是當年 26 歲、剛從國外闖蕩回來的年輕女孩──Jacy。

百年豬肉攤數位轉型?為了幫媽媽一圓宅配夢

最近我在 IG 發文,說要成立「故事貿易公司」,蒐集各式各樣的人生故事,朋友 Jacy 便立刻私訊了我,且提供她幾個人生故事主題:百年豬肉攤的數位行銷、斜槓青年、美國打工度假、柬埔寨金邊業務人生。

後面的三個主題,之前認識她時就知道了一些,但豬肉攤的數位行銷,還是第一次聽她提到。我心想:「豬肉攤要怎麼做數位行銷?這麼在地化的東西,難不成她要透過粉專經營,吸引不同縣市的人特別跑過去買豬肉嗎?又是哪家豬肉攤老闆這麼特別,可以想出豬肉攤數位行銷這點子?」因此,我約了 Jacy 去一家我私房的咖啡廳,聊聊她這段獨特的故事。

為何豬肉攤想做數位轉型?是因為生意不好所以想擴展收入管道嗎?這是我在約訪前心中最大的疑問。跟 Jacy 聊天後才知道,原來她口中百年豬肉攤的數位轉型,不是在行銷他們家位在瑞芳傳統市場的豬肉攤,而是透過線上社群經營(FB 粉專、YouTube 頻道、Jacy 個人部落格)與線下活動(展覽會、快閃活動、社區免費試吃),來經營網路宅配香腸的新事業!

不過,當初為什麼會有數位轉型這樣的想法呢?「或許是媽媽想要做不一樣的新嘗試吧!」Jacy 表示。其實在 Jacy 大學時,Jacy 媽媽就跟她不斷提到想要做網路宅配,希望她能幫忙做。畢竟媽媽已經是豬肉攤第 3 代,而時代不斷在變遷,但自己卻還是每天在傳統市場豬肉攤擺攤,於是想要來點不一樣的改變;但數位轉型是否能帶來新業績,這倒不是 Jacy 媽媽當初的考慮。

簡單的一個理由,令百年豬肉攤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女兒 Jacy 大學畢業,並從金邊結束業務生活後,便為媽媽開啟這趟圓夢之旅。

過年過節,全家一起包香腸到凌晨 3 點

大舅揮毫的書法 logo;遠從柬埔寨跟 KFC 香料供貨商進料;為了網路宅配而研發 7 種不同口味的香腸;靠自己摸索而跟經濟部註冊好商標;從無到有經營各式網路行銷管道⋯⋯夢想這條路,正在由家中的每個成員慢慢共同打造。

粉專的追蹤人數從 0 慢慢成長到 400 多人,在 YouTube 頻道試水溫推出的第一部影片也意外破一萬觀看數。店鋪的名氣慢慢傳開,偶爾會收到客人讚不絕口的評價回饋;市場的其他攤位老闆,也知道那一攤就是由女兒操刀做網路行銷的豬肉店。

開始做網路宅配後,Jacy 媽媽還是早上、下午都在市場做生意,但不一樣的是,回家後的生活有了微微的改變──全家一起包香腸!到過年過節時,訂單更是接不完,家中更動員 3 個女兒來一起包!常常連續包到凌晨好幾點,媽媽總是笑中帶淚,說:「不想做網路宅配了!真的好累!夢想這條路怎麼這麼難走啦~」

最大收穫不是業績,而是讓外公、外婆看見「可能性」

15 個月、18 部影片、107 張照片、無數的失敗,這是 Jacy 在 2017、2018 年的小小成績。

在這一年多為家中百年豬肉攤努力,最大的收獲是什麼?Jacy 說:「業績的上升大概只是這趟旅程中的小小伴手禮。在豬肉攤數位轉型的路上,讓我看到了許多沒想到的風景。」

這意想不到的美麗風景是:

◆ 透過成立臉書粉專、下廣告、YouTube 等數位行銷嘗試,開始有了一點點的成績,也讓百年傳承的豬肉攤招牌添增了一些不一樣的顏色,更讓外公、外婆看到他們百年老店的改變,甚至是一個香腸品牌的誕生。

◆ 創造一段專屬於家人的回憶,連外公、外婆也共同參與這場改變。Jacy 笑說:「根本就是用香腸串起一家人的革命情感!」

◆ 今年外公突然過世了,外公本來沒拍太多照片,卻因這場豬肉攤的數位轉型,令 Jacy 能為外公留下許多照片、影片。也很開心能在外公的生前,讓外公參與自己辛苦打造的事業轉型的過程。

從豬肉攤的遷徙,一窺北台灣礦業興衰

「你知道,以前在金瓜石挖礦的工人其實很有錢嗎?」在接近聊天尾聲,Jacy 對我拋出這個問題,並娓娓道來金瓜石的歷史興衰。

當年,金瓜石挖礦的工人儘管有錢,但都是用命換來的,工人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時候。也因為工作關係讓肺不好,為了清肺,在領完一天的薪水後,常會買豬血回家吃(雖然後來科學證實豬血與清肺無關,但因著歷史因素與習俗,到今天,瑞芳的甜不辣都還是有加豬血)。逢年過節,礦工回家鄉團圓時,也總不忘買些香腸當伴手禮送給親朋好友。

因為這樣,Jacy 的外曾祖父母當時有著很不錯的收入。在 Jacy 媽媽小時候,他們家是村落中唯一有電視的家庭,更有管家負責照料家中生活起居。

但,好景不常,隨著礦產被挖得差不多,礦業也開始逐漸沒落,工人越來越少。因此家中的豬肉攤,第一代(外曾祖父母)在金瓜石山上賣,第二代(外公外婆)慢慢移到了水湳洞,而礦業沒落後,便搬到山下瑞芳市場的攤位;但外公還是會開著小貨車,去濱海地區沿路定點販賣。外公外婆退休後,Jacy 媽媽接手,豬肉店便成了如今的模樣。

從 Jacy 家代代賣豬肉地點的遷移,可以一窺北台灣礦業時代從興盛到沒落的過程。日治時代,因為金礦煤礦開採,所以水湳洞(當時還有戲院呢)、金瓜石、九份(當時有小上海之稱)大量遷入人口,商業活動蓬勃發展,而當時的瑞芳更是鐵路、輕便台車、客運三大交通工具中心點。但後來國民政府遷台,採礦逐漸沒落,人口外移,連帶各產業也接著沒落。講到這段歷史,大部分的人常常會提到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

百年豬肉攤的故事,反映著金瓜石的歷史興衰,這是我約 Jacy 聊天前,從來沒想到的。現在,這段金瓜石歷史,深深烙印在我腦海。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一位從國外回來的 26 歲女生,為家裡的百年傳統豬肉攤「數位轉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橫空奪下台灣「泡麵王」寶座,一碗花雕雞麵的華麗轉身

夕陽產業的悲哀:真的不是我們要當壞人──來自「萬惡」水泥業第四代的真心話

作者簡介:

政大國貿畢。雖未走上貿易這條路,但最近卻開了一家麥可故事貿易公司,用文字寫下隱藏在我們身邊的每個精彩故事,你拍手的掌聲,就是跟我交換故事的籌碼。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蔡政府莫輕忽邊緣化危機
文策院,別再只給一場夢!
一位從國外回來的 26 歲女生,為家裡的百年傳統豬肉攤「數位轉型」
期待台積電不和中國做生意,很不實際!為什麼「技術流失」是迷思?
難道民進黨真的連惡魔都比不上?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