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招搶救房市 政策成效有待觀察

中國為了搶救房市,5月中宣布了至今最具雄心的救市計畫,但這項計畫的規模是否足夠,以及資金將從何而來等問題,將影響這項政策的成效。

中國在5月17日宣布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歷史性措施,中央銀行將釋出低成本資金,以及放寬抵押貸款的規定,並且要求地方政府購買開發商未售出的房屋。這些措施是市場投資者幾個月來所熱切期盼的消息,但能否奏效仍是未知數。

搶救房市 中國官方收購庫存房屋

中國房市曾經歷數十年的快速擴張,但在2020年中國官方劃出三條紅線調控房市後,恒大等中國大型房地產開發商耗盡現金,使得整個市場在2021年陷入停滯。在那之後,官方雖然祭出一系列的刺激措施,但仍無法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而這項最新發布的計畫,核心內容是北京先前已經在大城市測試過的政策,中央銀行提供了3,000億元人民幣(415 億美元)的低成本資金,要求地方政府購買開發商未售出的房屋,並將其轉變為具有社會保障性的房屋。此外,中央銀行也降低了抵押貸款利率和自備款比例。

這些政策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召開會議不久後宣布的,這表明了中國官方為了重振中國經濟成長,已經把穩定房市視為首要任務。

澳盛銀行研究中心(ANZ Research)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Zhaopeng Xing)表示,這項措施意味決策者認識到防止房地產危機的緊迫性,「新的救市計畫表明了決策者扭轉局面的決心」。

資助計畫規模過小 難以因應龐大閒置房屋

但有專家表示,目前的這項方案可能規模太小而無法發揮作用。

高盛(Goldman Sachs)指出,中國未售出房屋、未完工計畫和未使用土地的總價值約為30兆元人民幣(4.1兆美元)。高盛分析師也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要將房屋供應量減少到2018年市場巔峰的水準,所有城市可能需要超過7兆元(9,670億美元),這也是中國央行公布的融資金額的20倍以上。

路透社指出,儘管中國官方公布了一系列的措施,但目前還不清楚政府的採購將如何實施,以及需要多少資金來資助採購。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5月17日表示,這項再貸款計畫最終可能會支持價值5,000億元人民幣(690億美元)的銀行貸款,來支持這些採購。

但即使是這個數字也遠低於可能需要的數量。部分分析師估計,可能需要數千億美元才能清除全國數百萬間閒置或未完工的房屋。

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Ting Lu)稱中國的房市問題為「史詩級的」。他表示,光是完成已經預售但尚未建成的房屋,就需要至少3.2兆人民幣(4420億美元),他估計目前還有2,000萬間「爛尾樓」尚未完工。

地方政府債台高築 資金來源成疑慮

除了中國央行透過國有銀行提供的少量資金外,目前還不清楚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要從哪裡獲得資金。

特別是許多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間透過大量舉債來支出疫情與相關基礎建設的成本,因此累積了大量的隱形債務,是否要讓槓桿率已經很高的地方政府增加債務,也成為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此外,專家表示,解決未售出房屋供應過剩問題只是第一步,中國官方也必須清除大量已完成預售但未完工的房屋。不僅如此,未來如何刺激住房需求,緩解房地產建設的萎縮,這都需要更具體的措施來重振市場信心與提振房價。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述高盛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閃輝(Hui Shan)指出:「我們必須認識到,政府將無法購下所有庫存」,「他們將不得不努力選擇性地在某些城市購買,並擬訂計畫來實現其政策目標。他們現在無論做什麼都遠遠不夠的。」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IMF歡迎中國出手救房市 調高2024成長預估至5%
救房市挽救經濟 上海放寬購屋限制
中國發行國債散戶搶購 凸顯房市股市動盪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