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衛星互聯網競爭 近地軌道趨向飽和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太空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的全球競賽中,中國也打算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有力的競爭參與者。到目前為止,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推出的星鏈計劃(Starlink)、英國公司OneWeb以及亞馬遜集團在這一領域互為競爭。

今年4月底,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根據中國官方公開出來的計劃,中國打算將超過2萬顆通信衛星送入軌道。

如果這4家公司都將數以萬計的通信衛星送上天,勢必會造成近地軌道越來越擁擠。“先來先得”——批評人士認為這場競賽就像是“狂野的西部式土地掠奪”。

哈佛大學史密森尼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警告說:“顯然這就是目前的局面。”他認為,現在近地軌道已經分布了大量太空垃圾,現在又要發射更多的通信衛星,這會給太空飛行帶來更多危險。

麥克道爾在接受德新社采訪時說:“我認為在某一個時間點發生較大規模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他建議成立一個國際太空交通監管機構,以降低風險。同時他認為還應該在一定的近地高度限制衛星總數,防止“超載”現象發生。

另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太陽光照射在衛星太陽能電池板上的反射造成的光污染。光反射會在夜空中形成亮點,誤導宇航員和觀星者。

5月28日,英國衛星通信公司OneWeb36顆衛星搭乘俄羅斯“聯盟-2.1b”運載火箭從俄東方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累計在軌衛星218顆。SpaceX推出的星鏈計劃已經將1600多顆衛星送入了近地軌道,遙遙領先於競爭對手。亞馬遜打造的Kuiper項目的整體計劃是發射3236顆衛星進入近地軌道。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的優勢和SpaceX類似,都是具備自行發射火箭的能力。

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的背後是國資委(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在財力和管理上均頗具優勢。雖然4月份才成立,但是它在國資委中央企業名錄中就已經排名第26位,緊隨中國移動之後。

2020年4月,中國國家發改委將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信息基礎設施範疇,政府出資大力扶持。去年, 中國向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提交了兩個巨型衛星星座,總共2階段7組共12992顆寬帶通信衛星的軌道和無線頻段使用申請。中國財新網引述一位學者的話說“中國在衛星互聯網方面的起步太慢了,其它國家早就行動起來了。所以我們不能再等待,畢竟軌道和頻譜的資源都是有限的”。

衛星互聯網的好處首先是可以為偏僻地區和海域等目前仍未覆蓋互聯網的地區提供網絡信號。除此之外它還具備很高的帶寬和快捷安裝等優點。但同時也具有延遲時間長、數據流限制、受氣候天氣影響等缺點。

但說到底這涉及的是互聯網的未來和對網絡的控制,從中國角度來說還包括對互聯網內容的控制。財新網引述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的看法稱,“衛星互聯網的商業模式還不成熟。但是從戰略角度來看卻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他說:“等我們建好了之後,會再去考察它的商業價值。”

(德新社)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