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希望與歐盟就電動車關稅一事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商務部周四(6月27日)表示,中方希望與歐盟就擬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問題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避免貿易摩擦升級。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雙方工作團隊一直保持密切溝通,加快推進相關工作。

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考慮“就歐盟《外國補貼條例》對華調查中的歧視性做法,通過法律途徑依法維權”一事,何亞東回應表示,“我們高度關注歐盟《外國補貼條例》相關做法對中國企業對歐出口和投資經營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並已多次表達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何亞東說:“目前商務部已收到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代表行業提交的相關壁壘調查申請材料。我們正在依法進行審查,有關情況將及時對外發布。”

另據中國商務部網站消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十八條規定,商務部決定自2024年6月28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甲苯胺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復審調查。

公告稱,“根據商務部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在反傾銷措施期終復審調查期間,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甲苯胺繼續按照商務部2013年第44號公告和2019年第28號公告公布的征稅產品範圍和稅率征收反傾銷稅。自2024年6月28日起,對原產於英國的進口甲苯胺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到期終止”。

更多閱讀:談判前景不樂觀 中歐貿易戰一觸即發?

歐盟“微調”對華電動車關稅

昨天(26日),根據彭博社報道,歐盟委員會在收到相關企業的更多信息後,決定微調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征收的關稅。這些關稅將在現有10%的基礎上進行調整,以進一步平衡市場競爭。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彭博社表示:根據調整後的關稅方案,上汽集團的關稅從38.1%略降至37.6%,吉利汽車的關稅從20%降至19.9%,比亞迪的關稅則保持不變,仍為17.4%。其他合作但未被抽樣調查的中國電動車企業將被征收20.8%的加權平均關稅,而不合作的企業將面臨額外37.6%的關稅。

歐盟目前對所有非歐盟汽車制造商征收的關稅為10%。

近幾個月來,針對中國出口商品的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美國和歐盟指責中國通過大量國家補貼支持綠色技術等行業。在歐盟威脅對華加征關稅前,美國已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100%關稅。

歐盟委員會稱,中國電動汽車通常比歐盟生產的車型便宜約20%。

歐盟委員會已通知相關企業,新的臨時關稅將於7月4日開始實施,最終的關稅決定將在今年11月公布。這些關稅旨在應對中國政府及其國家支持的銀行對制造商提供的補貼問題。上周,歐中已宣布圍繞關稅爭端啟動磋商。

德國經濟部長:歐盟應該與中國尋求政治解決方案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哈貝克昨天在聯邦議院表示,一方面要與中國進行態度堅決的對話,但另一方面“現在必須明確要求委員會不要以官僚主義方式處理這場沖突,不要期待通過摳數字的方式找到解決方法,而是應該采用政治方式解決問題”。

他還表示:“這反過來也就要求我們在為(與中國的經貿)沖突降溫的問題上不能松懈。”

(路透社等)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