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被拒入境 民權組織與FBI對話

至少有20名持有效簽證的中國學生在進入美國海關時遭拒絕入境、遣返回國。圖為柏克萊加大門口。示意圖。(記者劉先進╱攝影)
至少有20名持有效簽證的中國學生在進入美國海關時遭拒絕入境、遣返回國。圖為柏克萊加大門口。示意圖。(記者劉先進╱攝影)

最近數月多家媒體報導,一些持有美國綠卡或者公民身分的學術研究人員,從境外返美時遭到不尋常的質詢,至少有20名持有效簽證的中國學生在進入美國海關時遭拒絕入境、遣返回國。德州美國公民自由聯盟資深律師多納蒂(David Donatti)6日在與聯邦調查局(FB I)對話時表示,類似執法缺乏透明度,「這些學生表達的沮喪之一是,他們從來沒有被告知為什麼不能入境。也不清楚補救程序是什麼。」

德州多元文化宣導同盟(Texas Multicultural Advocacy Coalition)、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Baker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萊斯大學創新辦公室 、亞太裔正義工作組(APA Justice Task Force) ,6日與聯調局管理人員舉行線上和線下會議,交流意見尋求共識。休士頓大學教務委員會學術自由小組委員會成員兼創始主席Steven Pei主持。

多納蒂說,數十名持有美國簽證的學生被遣返,單程回國機票需要1800元。 這些學生表達的沮喪之一是,他們從來沒有被告知為什麼不能入境。根據律師事後的訪問事件記錄,目前還不清楚阻止他們入境的原因是什麼。也不清楚補救程序是什麼。其中的問題在於透明度和問責制,透明度必須是機構內部的,但也必須是機構間的,州政府與海關和邊境保護局之間的脫節在哪裡?聯調局在這裡扮演什麼角色?如果人們受到委屈又該怎麼辦?

「如果你是一名中國學生,過去到美國是一個黃金標準,美國讓人高山仰止、崇拜不已。而現在卻讓人感到恐懼。因為學生們真的不知道,如果開始學習,是否能夠再次進入美國。因此,有人向我提出的問題是,在邊境有什麼權利?不幸的答案是,權利很少。」

前休士頓市議員Gordon Quan表示,在聯調局和社區之間建立關係很重要。很多時候,當人們說到FBI時,會覺得,「哦,怎麼有麻煩了?」也許這是正確的。聯調局要做好工作,就必須真正建立一種鄰里關係,讓人們覺得雙方是相互信任的。從長遠來看,中國確實是美國最大的威脅。很多人都在關注中國。

「中國在很多方面都被當作一個政治伎倆來使用。我不知道這一切是否合理,但我認為,在我們的社會中有許多愛國者,他們非常關心美國,如果他們發現任何問題,都希望提供幫助,但他們會去找誰?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亞裔社區有許多社區組織,可以讓聯調局參與其中。」

亞裔美國學者論壇執行總監草川(Gisela Perez Kusakawa)說,司法部推出的「中國行動計畫」(China Initiative)摧毀了眾多從事日常學術研究的亞裔美國學者的生活,並對社區造成了明顯的寒蟬效應。要讚揚司法部終止這項行動計畫。這是向前邁出的關鍵一步,也是亞裔科學家、研究人員和學者非刑罪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聯調局(FBI)反間諜助理副局長墨菲(Jill Murphy)說,過去的一些行動純粹是為了阻止中國政府鼓勵的技術轉讓,而不是為了抑制科學工作和合作,科學工作和合作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但我們希望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不希望中共這只『隱形之手』在美國政府的投資中占得先機。聯邦調查局的目標是保護我們生活和服務的社區。我們可以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需要花時間傾聽大家擔憂。我們並不總是正確的,可以做得更好。需要暢通的溝通管道。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此,當出現分歧時,可以進行坦誠的對話。」

聯調局休士頓辦事處特工Kelly Choi表示,作為聯邦調查局,當談到中國時,談論的是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而不是中國人民。「保護公民自由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之一,我們不會根據種族或族裔比例展開調查或立案。」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拖欠華人走線客工資?老闆吐苦水:再也不用華工
華人豪華海景房 一口氣降40萬求售
紐約前市長辦公室華裔官員 涉銀行欺詐千萬元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