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韓核彈頭數量大增 全球核武報告揭各國依賴度加深

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每年都會針對全球的傳統武器進出口、核生化武器數量變化,以及兩者和地緣政治情勢的互動進行分析。

根據最新的核武年度報告指出,美俄兩大核武強權的核彈數量,合計仍占全球的9成以上,兩者的數量在2023當中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報告也指出,美俄兩國仍持續進行核武投射系統的更新。例如俄羅斯在多次試射之後,開始大量佈署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包括可機動發射的多彈頭RS-24型,以及首度搭載超高音速、可變化飛行路線彈頭的RS-28型。

對此,美國從2019年才開始研發新型的戰略飛彈,以取代服役超過半世紀的義勇兵3型。

另外,俄羅斯的戰術核武也讓歐美感到芒刺在背,可以機動發射的短程飛彈,在俄烏戰爭當中經常被用來攻擊烏克蘭的工廠、彈藥庫、飛彈陣地等軍事據點。

儘管目前為止都只有用到非核武彈頭,但這型飛彈可以搭配核彈頭,並且大量佈署在鄰近北約組織的前線。

俄羅斯總統蒲亭強調,「我們的戰術核武威力比以往更勝3到4倍,比美國丟在廣島與長崎的原子彈強上3到4倍。我們的戰術核武威力遠勝過對方。」

對此,歐美陣營把核戰威脅升高的責任完全歸咎於俄方。

北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伯格說:「我們看到俄羅斯宣布在白俄羅斯佈署戰術核武,也看到他們進行更多相關演習。」

北約組織目前除了美國之外,英、法2國也有少量核彈頭,搭配可由潛艦發射的彈道飛彈。作為核武嚇阻的一部分。

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年度報告指出,俄烏戰爭讓相關國家更依賴核武,是相當危險的趨勢。

不過這份報告也提醒,中國與北韓的核武動態更值得注意。統計顯示,中國的核武彈頭在2023當中由410枚增加到500枚,增加幅度達22%。北韓的核彈頭雖然更少,但也由30枚上升到50枚,增幅為67%。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等組織認為,北韓掌握的核分裂物質,足以讓核彈頭增加到90枚。

儘管中國與北韓的核彈總數與美俄相比仍舊少得多,但除了增加快速,兩者在飛彈等核武投射工具的發展也相當積極,是區域安全重要的觀察指標。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全球年軍費創2.4兆美元新高 歐洲、中東、亞洲增幅最大
北韓再試射飛彈 日估射程可涵蓋全美本土
全球核武情勢報告 中國核彈頭1年大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