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持續擾台偵獲17共機、8共艦 國防部:中將發射運載衛星火箭

「中國海警14603,這是金門海巡隊。」又有中國海警船侵擾金門禁限制水域,25日清晨5時許,4艘中國海警船以兩組編隊,分別從金門北碇東方、復興嶼南方海域航入,傳出一度離岸只有約5海里,是歷來最近的一次。海巡隨即派出3艘巡防艇前往驅離,全程大約2個多小時。

目擊民眾說道,「旁邊有一台我方的海巡艇在監控,今天非常早,早上六點就進來。」

民眾一早在金湖鎮成功海邊,也清楚拍下海巡全程監控中方海警船的情況。

國防部則公布,24日一整日偵獲17架次共機、8艘次共艦擾台,並再度預告,中國26日將執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飛行路徑預計經過我ADIZ。

面對中共持續武嚇,總統賴清德會見美國國會訪團時表示,台灣會負責任地處理兩岸關係,並致力維持台海及印太區域現狀。

總統賴清德表示,「面對威權主義擴張,我們深知,強化台灣的安全就是強化區域的安全,台灣會持續負責任地處理兩岸關係,也希望國際社會不應允許中國任意畫設紅線。」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主席孔榮白指出,「要在您面對更具侵略性的中國時表達支持,但我要強調,我不認為中國的侵略行為只在此區域,而是在全球皆然。」

而民間智庫「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安全中心」發布「2024國防評估報告」中則指出,國軍當前3大新趨勢是「組織增胖、員額增加、預算增多」,尤其今年開始執行的1年期義務役,將造成人員與作業維持經費攀升,排擠軍事投資。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安中心執行長李喜明表示,「人力資源跟財力資源的衝擊一年制(義務役),我們希望給政府一些建言。」

對於7月22日登場的漢光演習標榜貼近實戰化,重點之一是驗證「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落實接戰規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認為都是好的方向。

至於時隔26年,現任參謀總長梅家樹將到立院報告漢光規劃並備詢,李喜明直言不認同,擔憂會影響到部隊運作。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中海警首度偕公務船闖金門水域 海巡調度6艇驅離
中菲船隻仁愛暗沙環礁衝突 菲補給船遭水砲攻擊
金門「不明船隻」引國安警戒 海巡:是中國浮網訊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