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不信任!《日經》指全球軍事費用創新高...源自經濟學理論「避免大損失」引競爭

 

冷戰期間,美蘇為增加軍事透明度,簽訂《戰略武器限制條約》(SALT)和《中程核力量條約》(INF),《日經》報導,但這些努力因為俄烏戰爭化為烏有,在互不信任的情況下,各國紛紛增加軍費,2023年全球軍事費用同比增長9%,達到2.1999萬億美元(約351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世界軍備預算創新高,遊戲理論「避免大損失」引發全面競爭

 

隨著西方國家與中國、俄羅斯等霸權主義國家的對立,世界軍費達到歷史新高。根據經濟學的遊戲理論,「避免自身遭受重大損失」的理性選擇積累,導致國防費用的擴大。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4月於美國國會的演講中表示:「後冷戰時期已經過去,我們正處於決定人類歷史下一個時代的分水嶺。」國際秩序自美蘇冷戰結束後的30年間崩解,如今進入了美中「新冷戰」時代。

 

回顧歷史,兩大國之間在無法確定彼此意圖的情況下,合理的威懾策略經常導致戰爭等不良後果。這種情況被稱為「安全保障的困境」,類似於遊戲理論中的「囚徒困境」。

 

在軍備方面也發生同樣的情況。一方的軍備擴張會打破軍事力量的平衡,增加對方受到重大損害的風險。在無法確定對方行動的情況下,選擇軍備擴張成為減少風險的「正確」選擇,結果雙方都被迫承擔軍備擴張的成本。

 

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就是這樣不斷增加核武器,這是軍備競賽的一個典型例子。為了增加軍事透明度,兩國簽訂了《戰略武器限制條約》(SALT)和《中程核力量條約》(INF),以追求穩定。

 

然而,這些努力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化為烏有。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月的年度國情咨文中表示,針對烏克蘭持續的侵略,他們的戰略核武器「處於完全準備狀態」,以此加強對西方國家的威懾。去年,普京還宣布俄羅斯停止履行與美國的《新戰略武器削減條約》(新START)。

 

美國也隨之停止了每年兩次的核運用數據提供,導致美俄之間的情報共享渠道變得狹窄。如果在2026年新START失效後未能達成新的框架,這將是1972年以來美俄首次沒有核軍縮協議。

 

美國唯一的競爭對手中國正在增強其核力量。根據美國國防部2023年的報告,中國擁有超過500枚可運作的核彈頭,並可能在2030年前超過1000枚。這一增速超過了美國的預期。

 

在互不信任的情況下,各國紛紛增加軍費。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軍事平衡」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軍事費用同比增長9%,達到2.1999萬億美元(約351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

 

澳大利亞在4月宣布,未來十年將增加500億澳元(約5萬億日元)的國防費用,以建立對抗中國海洋擴張的威懾力量。

 

曾對增加國防費用持謹慎態度的歐洲國家,如德國,現在也將國防費用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一直保持軍事中立的北歐國家瑞典和芬蘭也加入了北約。

 

日本政府在2022年修訂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決定擁有打擊對方導彈發射基地的「反擊能力」。防衛費用也將打破長達50年以上的GDP 1%的限制,增加到2%。

 

根據遊戲理論,沒有任何一方受損且總體利益最大化的狀態被稱為「帕累托最優」。通過對話和外交談判,共享彼此的意圖和情況,實現和平與軍縮是最優解。然而,現實中這一理想狀態卻難以實現。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

 

更多放言報導
嚴防中國崛起!紐西蘭中立外交方針悄改變⋯總理盧克森透露「參與印太地區安全保障」
「IMD世界競爭力」出爐!新加坡重返首位、台灣排名全球第8 《日經》:日本排名歷史最低第3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