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晶骨灰罐 防腐防潮 性價比高

李濂淞從事殯葬百貨業,有感於骨灰保存不易,耗資3000萬元、歷時4年,獨家研發人工水晶骨灰罐,防腐、防潮性佳,取得13項專利認證,成為存放遺骨的新選擇。(蕭嘉蕙攝)
李濂淞從事殯葬百貨業,有感於骨灰保存不易,耗資3000萬元、歷時4年,獨家研發人工水晶骨灰罐,防腐、防潮性佳,取得13項專利認證,成為存放遺骨的新選擇。(蕭嘉蕙攝)

台灣氣候暖溼,骨灰易受潮、發霉,人稱「殯葬百貨大亨」的李濂淞,耗資3000萬元、歷時4年,獨家研發人工水晶骨灰罐,防腐防潮性佳,硬度勝於高價玉石,取得13項專利認證,價格親民實惠,市場接受度高,成為存放遺骨的新選擇。

市售骨灰罐常見材質如陶瓷、大理石、花崗岩、青玉、黃玉等,其硬度及密度影響防潮性。當材質硬度低時,不易隔絕空氣中溼氣;密度低則表面毛細孔多,水氣易滲透,俗稱「跑水」,使骨灰受潮結塊、發霉變質。

李濂淞指出,台灣氣候潮溼多雨,骨灰罐若非放置於私立靈骨塔,而是安置於公塔的話,平均5年就會發生「跑水」情形,需重新整理骨灰並更換新罐。

李濂淞入行十餘年,有感於骨灰保存不易,翻找歷史文獻得知,水晶具備良好防腐、防潮性,李濂淞以人工方式養晶,仿造天然水晶生長環境,促使晶體生長,並加入金、銀、銅、鐵等金屬,產出白、粉、黃、藍、紫等多色水晶,兼具美觀及五行觀念。

李濂淞說,他花費1年時間走訪中、越、緬等國家尋找原料,最後選用坦尚尼亞出產的石英砂,養晶所需時間約3至6個月,經切割打磨製成骨灰罐,檢測硬度達8,高於硬度6.5的碧玉及硬度7的翡翠。

碧玉、翡翠骨灰罐動輒百萬起跳,水晶骨灰罐僅要價十分之一,性價比高,市場接受度漸開,包含淨空法師、導演明金城等名人,均選用此永存骨灰。